第十一章 大兴土木

    第十一章 大兴土木 (第2/3页)

也为农田带来了无数的肥料。

    州学化粪池里沤过的粪便,不能直接拿去当施肥,因为“据古籍所说”,粪便里可能有蛊虫,所以要加适量的药剂譬如生石灰进行“处理”,处理完后可是上等的肥料。

    本来一无是处的猪粪,先是进了化粪池沤发沼气,为阅览室带来光明,然后经处理变作肥料施入农田增产增收,黄州的养猪业,已经是把猪身上所有能用的东西都利用完了。

    养猪都能衍生出如此多好处,西阳王的想法果然精妙!

    刘文静如是想,倦意上涌不由得打了个哈欠,他今日休息,所以昨晚用过晚膳后便到图书馆“抢位置”,虽然自觉来得很早,可却差点因为没位置而打道回府。

    没有丝毫意外,因为他知道通宵开放的阅览室,对于家境贫寒的学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刘文静的出身还算好,从小可以安心读书,不需要为生计奔波,可他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想读书却读不了书,因为读不起。

    笔墨纸砚贵,手抄的书籍价格更贵,光有书还不行,得有先生教,可若是交不起束脩,谁会给你答疑解惑?

    入了学堂每日里读书,那就意味着家中少了个劳力,晚上挑灯夜读,细细琢磨白日里先生教的学问,那就要点灯,这开支也不小,所以寻常人家哪里供得起一个孩子读书?

    多少人被高昂的书费难住,多少人因为晚上点不起灯而“凿壁偷光”,刘文静甚至知道有人捉萤火虫放进纸糊的盒子里“借光”看书。

    而如今,有一个地方可以免费看书,到了晚上还可以免费“挑灯夜读”,这怎么能不让贫寒学子蜂拥而至?更别说还能免费旁听名师授课了!

    信都刘士元,闻名天下的经学名家,在黄州州学开业授课,有一些课程允许身份清白的人旁听,虽然不能提问,但能有如此机遇,对于许多学子来说可是千载难逢。

    囊中羞涩不要紧,在西阳城及附近的工坊、养殖场做工,足可以养活自己,而州学图书馆可以免费通宵阅读,让他们省下了一大笔开支。

    实在是家境贫寒的,白日做工,晚上怀揣几个炊饼到图书馆看书,许多平日里只闻其名的书籍,在图书馆都能借阅,而巨大的藏书量,能保证同一书籍可以同时有数十本外借。

    看了书有不懂的地方不要紧,州学会定期提前公布接下来七日的课表,有对外开放的公开课,专门对特定书籍进行讲解,虽然不可能太深入,但已经达到了一般族学的水平。

    若是遇到刘士元的公开课,那几乎是一位难求,州学学子当然有位置,但旁观的就只能靠排队,刘文静去排过,一大早过去发现队伍已经排到州学大门外了。

    有人是头天晚上就睡在州学大门外打地铺排队!

    由此可见,黄州州学对于广大贫寒学子来说,就像是久旱逢甘露,而一手创建州学,设立图书馆的西阳王宇文温,让大家感激不已。

    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