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行商坐贾

    第十八章 行商坐贾 (第2/3页)

那就看你的“肥羊程度”有多少。

    不住可以,那就在野外宿营,一旦有贼人半夜摸过来放火放暗箭,货物被烧又死了人,自己负责。

    就算一夜平安,可万一天公不作美下起大雨,人被淋病了,货被淋湿了,这买卖还要不要做了?

    这都是问题,所以得让利,沿途打点必不可少,以前商队规模小时,地头蛇们也没刮得那么狠,如今黄州布、书籍的名声起来了,黄州商队的规模越来越大,那么“买路钱”也开始暴涨。

    路程短倒还好说,可如今黄州商人把买卖做到了邺城,一千四五百里的路程,沿途吸血虫让人苦不堪言,所以要有对策。

    “大王,大家计较了一下午,就是为这事,如今该是在沿途布置邸店了,即为自己人提供方便,也顺便打探当地消息,一有风吹草动,好歹能报个信。”

    “开邸店?抢了当地人所开邸店的生意,就不怕被他们把房子点了?”

    “邸店不需要开太大,主要是有个可靠的地方,给自己人下榻。”王越进一步解释,“这些人负责打点当地豪强,总住在驿站也不好。”

    “打点?任你巧舌如簧,人家要的买路钱又能降多少?”

    “正如大王说的,有钱大家一起赚,豪强们未必有精力组织商队做行商,那么黄州的商队顺便帮忙,那又有何妨?具体细节,都可以谈。”

    “有人常驻,可以及时协调,而有自己人开的邸店,黄州商人投宿隔壁邸店也放心些,不怕半夜被人割喉咙剔了肉当牛肉卖。”

    宇文温一只手放在案上,用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案面,他能理解王越所说,关键是这种布局是以何种名义进行。

    “当然是以黄州商会的名义进行,就像如今的‘托运’业务,山南的托运业务开展得很好,往关中长安的线路更是业务繁忙。”

    王越说到这里,不忘捧一下宇文温:“多亏了大王,才让黄州商会在山南通行无阻,开辟到关中的商路。”

    “是多亏了雍州牧,关中的门阀豪右,名下产业不计其数,随便哪个要捏死黄州商人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宇文温补充了几句,当然这不代表他有何种负面情绪,做人要看清楚现实,黄州商人要到外地赚钱,靠的是他宇文温的名号,而他靠的,是父亲宇文亮的名号。

    没有了这些,黄州商人就是土鳖,而他,不过是一朝不保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