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考据论证

    542 考据论证 (第2/3页)

。”

    刘远兴奋得一拳打在那案几上,心情激动地说:“六万之众,即使只有一半走我们们的高速公路,那也有三万的人流,每个人流动只算一百文,那么一天就在三百万文,折成银子一天就有三千两,一天三千两,一个月算三十天,那么每个月的收益即有九万两,一年的收益过百万两,三百多万两,不足四年就收回来了,当然,其中也有一些需要打点的地方,这么一大块肥肉,皇上肯定也征税,平时也需要有人维护、人工等,无论怎么算,六年内收回成本,毫无压力,而我们这条路,可以一直收七十年左右,至于有没有前景,诸位伯父自己算一下吧。”

    “当然”刘远补充道:“马车才收一百文,单人单马只收五十文,刚才算都是算一百文,不过高速路上我们开设的逆舍也有营利,碰上荀日假日,人流更多,如果节日人流更多,我们也要单天提高收费来分流,路的二旁也可以种植果树,多少也是增收,这样一来,也足够填补那个空缺了。”

    古代的人口还有经济,还是薄弱啊,刘远在心中暗暗叹息道。

    作为大唐最繁忙的官道,一路延伸,都是大唐大口比较多、经济比较发达的州县了,唐朝没有电话电报手机,无论什么事,都要用人来报告,再加运输业不发达,一辆马车的运货量太低,多一点的货,都要出动很多马车,饶是这样,每日人流量也就六七万,放在后世的来,这种流量真的不多。

    举个例子,后世从广州到深圳有一条广深高速,珠三角的一个纽带,平均每日的车流量达到十万以上,碰上节假日,最高峰时达到三十万,而唐朝最繁忙的仅有六七万,连两个城市都比不上,除了人口的问题,也说明唐代的经济,远没后世繁荣。

    刘远的话说完,在场的人眼睛都亮了。

    这不是夸夸其谈,用一个个数据把美好的前景呈现在各人眼前,一年过百万两银子的收益啊,谁有这么大的魄力?一个家族有几个一年能纯收几千两的项目都己经很不错了,最重要的是,这路一旦做好,无论旱涝保收,旱不怕、涝亦无惧、不用看老天的脸色,不用播种下肥、也不怕别人竞争,就是坐在哪里就有银子收的项目。

    众人看崔敬的脸色都不友善了:难怪这个好色的老家伙,动不动就说,不干他们崔氏就接上,分明是想吃独食,刘远和清河崔氏肯利益均沾,很明显这块肉太肥了,肥到就是崔氏也没信心护住,只能拉拢在场几个家族加入,一起护住这只会下金蛋的鸡,邀请的,都是朝中军中握有实权的人物就知道。

    崔敬淡淡地说:“这个投资有点大,回收期也有点慢,哪位想退出的,崔某也不勉强。”

    勉强你妹啊,就是老实人牛进达都忍不住白了崔敬一眼,都这个份上了,还想吃独食?现在要是不让在场之人参与,都跟你拼命了。

    程老魔王哈哈一笑,兴奋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