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长安风云

    176 长安风云 (第2/3页)

金兴奋地叫道。

    大唐以武夺取天下,极重军功,早早就制订了一套升封、奖赏的制度,武将要升迁、奖赏、封号等等,全凭军功,现在兵强马壮,作为武将,自然是希望多打仗,多立军功,这样才能多得封赏。

    房玄龄摸摸胡子,点点头说:“现在我大唐是国力强盛、国库充盈,老臣也同意出兵,扫除那些毒瘤,还我大唐边境一个安宁。”

    在场人人纷纷点点头,表示对出兵的支持。

    “李爱卿,你的意见如何?”李二扭头问下一向心思慎密的李靖,刚才别人都在热议之时,他却很少说话,一直都在沉思。

    李靖闻言连忙应道:“回皇上,臣对征伐没异议,只是,吐番、吐谷浑皆是我大唐大敌,微臣在考虑,哪个先,哪个后,或是同时开战。”

    程咬牙大咧咧地说:“怕什么,不就几个放羊的家奴吗?等我老程出马,立马把他收拾了,那什么什么伏允可汗、吐番的松赞干布,我把他们抓回来,给皇上喂马。”

    一直沉默不语的萧禹开口说道:“一个小小的吐谷浑只是跳梁小丑,微臣所虑的,是吐番,对于吐番,我们守有余而攻不足,并不是我们兵不如它强,甲不如它精良,可怕的,是那莫名的诅咒,一踏入上吐番的土地,还没开战,我军将士就感到身心疲累,还有人毫无征兆地暴毙。未战先怯,多次用兵未果。反而折了自己的志气,长了吐番、吐谷浑的威风。”

    战争机器一启动,战士加后勤,动辄以十万计,每日所耗的军响、粮草那是数以万计,那绝对是烧钱的游戏,一有不慎,那对国力产生很严重的影响。

    “哈哈哈哈”萧禹一说完。李世民和一向智勇双全的秦琼,秦叔宝哈哈大笑了起来。

    书房时的众人一下子楞住了,萧禹更是一头雾水,面色有点尴尬,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一样。

    幸好,秦叔宝对对萧禹还是很尊敬的,见状忙解释说:“宋国肃公莫急。其实陛下一早就有了良策,只是时机还没有到,陛下,现在时机到了,可以说了吧。”

    李二点点头,一脸喜色地说:“是时候了。诸位爱卿”,李二顿了顿说:“吐番那不知名的诅咒,现在找到方法解决,我大唐士兵,就是踏入吐番的土地。也能保持十之**的战斗力,完全可以和吐番的军队一决高下了。”

    什么?解决了诅咒?

    大唐立国初时。士兵经过南征北战锤炼,早己训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精兵良将,面对吐番还有吐谷浑三番五次的犯境,那死去的将士、路边的白骨、被掳去当奴隶的同胞还有他们犯下的兽行,哪个有血性的大唐军人不怒发冲冠?恨不得把来犯之敌杀光为快,可是他们一踏入吐番的土地,战斗力大幅下降,又呕又吐,严重的莫名的丢去性命,以至追到边境时,只能眼睁睁地着他们飞扬跋扈离开,牙齿咬碎也没有办法。

    现在,解决了诅咒,战士的的战斗力能存十之**,虽说不能百分之一百,凭着大唐的兵精将勇,护甲精良、兵器锋利,绝对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足以在战斗中占据上风。

    “陛下,此事是真的?怎么老臣一点也不知道的?”长孙无忌有点惊地问道。

    作为皇帝李二的玩伴、忠臣、国舅等多重关系,李二有什么事,都喜欢找他商量,但是今天这事,好像李二和秦叔宝都知道,可是自己却一无所知,不由暗吃了一惊,连忙问道。

    那些不知情的文臣武将,也一脸好奇兼祟拜地着李二,他们的皇帝陛下有何良策。

    感觉到众人那好奇且祟拜的眼光,李二心里非常满足,不过他没有正面回答长孙无忌的问题,反而扭头对一旁的一直“只带耳朵,不带嘴巴”的兵部尚书候君集问道:“候爱卿,你是负责破虏军训练的,这个建议也是由你所出,就由来向诸位爱卿解释一下吧。”

    “微臣遵旨。”候君集连忙领命。

    虽说候君集作战英勇,屡建奇功,但是唐初名将实在太多,像秦叔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