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抄福特的底

    第一千七百零八章 抄福特的底 (第3/3页)

链、供应链、销售链的问题。

    汽车跟足球俱乐部那可真是差别大了,看起来一个汽车品牌好像很风光,但除了能赚钱的那几个顶尖品牌之外,剩下的基本上都很苦逼。

    一半以上的汽车品牌是亏损或者微盈利的,投资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搞这么一个企业,一年亏大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真的是太正常了,也有十亿美元级别的汽车品牌,辛苦一年下来净利润只有几十万美元的,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对持有人来说,都是一块烫手山芋,一个盘不活的巨大资产。

    福特就是个标准例子,困难时期,手底下的几个品牌都亏的一塌糊涂,捷豹一个季度就能亏掉上亿美元,一年亏损几个亿。

    沃尔沃和路虎则是时好时坏,这个时好时坏,坏是指一年亏掉几亿美元,好是指一年亏个几千万。

    而且,大型工业的亏损,就跟失去动力的飞机差不多,上百吨重的重量从上万米高空直愣愣的栽下来,想救活它谈何容易。

    随便一个汽车品牌的生产线,占地面积都不可能小得了,用地成本、厂房车间的建造以及维护成本、设备的维护、更新、折旧成本,都是大数目。

    运营一条生产线,至少得有上千名工人,光是人力开支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还需要一支成本高昂的研发团队、管理团队、销售团队,这成本一点也不比生产线工人低;

    不仅如此,想造车,就要从全世界数百个供应商手里采购各种零部件,美元向长了翅膀一样,从工厂飞向世界各地。

    庞大的生产线一开起来,就等于是一捆一捆的美元一刻不停的往里扔,扔进去的是钱,造出来的是车,车运往世界各地,再换回钱来投入到生产线,如此便是一个跨越全球的大循环。

    但是,车卖不掉怎么办?成本一直投,出来的产品却换不成钱,或者换不到足够的钱,一个月持续不断的投入了一亿美元,除了一堆库存车之外,只回来五千万美元,这一下就是五千万美元的缺口,想维持生产线不停,就只能再往里面砸五千万。

    这时候,车打不开销路,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手里,库存车越来越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没办法就只能降价销售,否则经销商怕是先扛不住要退网了。

    作为一个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估值的汽车企业,面对每年数亿美元的亏损,几乎是无力回天的,可是生产线又不能停,一旦生产线停了,经销商、工人立刻就会作鸟兽散,那样一来,整个品牌瞬间陷入瘫痪,这个估值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车企就会立刻变得一文不值。

    这种时候,扛不下去的车企唯一的办法,就是趁着还没凉透,找个大型汽车集团把自己卖掉,大型汽车集团往往觉得自己体量大,渠道广,赚钱的实力也比较强,自以为能让这个品牌起死回生,于是决定抄底一把。

    只不过福特运气不好,几次抄底都抄在了半山腰上。

    不过,戴维斯并不知道,福特不只是在半山腰抄过底,还在山底下割过肉。

    沃尔沃、捷豹、路虎,都是福特的“抄底之作”,最后亏得一塌糊涂,没办法只能低价卖掉,结果被别人抄了个真正的底。

    现在,李牧想做的,就是提前抄福特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