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九章 抗联橄榄枝

    第五五九章 抗联橄榄枝 (第2/3页)

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人民军队,它转战于深山老林中,同日军进行殊死斗争。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以及整个中国国民战争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东北抗日武装的出现,必须要追溯到1931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的时候,尽管当时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和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都采取不抵抗政策,一些爱国的有民族气节的东北军官兵和民间武装还是起来抗日,在1932年曾经形成了为数多达30万人的东北义勇军,不过这些武装基本上属于旧军人和绿林来统帅,没有正确的统一的政治领导,组织涣散还排斥***人员进入。1932年至1933年日本出动了5万兵力连同收编旧东北军建立的伪满洲国军,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东北义勇军基本上打垮,剩下少数人员退往关内或者苏联。

    从1932年初开始,ZG满洲省委陆续派省军委书记杨林、杨靖宇到南满,派赵尚志到巴彦和中和地区,先后建立起十几支抗日游击队。为了进一步推动东北抗日局面的发展,根据ZG驻国际代表团的指示,1936年1月28日东北反日联合军队军政联席会议在黑龙江汤原正式举行,2月20日会议达成一致意见,以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谢文东等人的名义联合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建制宣言,为了进一步巩固抗日军队的组织,统一抗日军队的行动,因此改革抗日军队的建制,废除抗日军一切不同的名称,从这一天起各派抗日武装的番号统一为东北抗日联军,中国***又成为它的核心领导力量。

    在农民占主体的中国土地上,不施行土地革命,不满足农民最迫切的土地要求,就不能建立起根据地,这样东北抗日联军在战斗中间难以得到地方抗日正权和群众的支援。后来健在的抗联将士在谈到抗联的经验教训时,他们也都认同,没有实行有效的发动群众的政策是抗联工作最致命的缺陷。1938年以后,日本关东军连同伪满伪蒙古军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大讨伐,并广泛采取了隔绝部队和群众联系的政策,东北抗日联军过去没有建立巩固根据地的弱点完全曝露出来,非党武装大都经不起严峻考验纷纷瓦解,党领导的部队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也损失大部,至1941年以后抗联的主力千余人撤到苏联境内整训,不过仍有一些小分队在东北坚持游机活动和侦查活动。

    1945年苏联出兵东北,在苏联境内的抗连武装也随同进行反攻,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东北抗日联军进行的斗争与红军长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并列为中国革命史上三场最艰苦的奋斗,尽管存在一些教训,但是东北抗联在及其恶劣的条件下英勇奋斗的精神和他们建立的功绩还是应该永远被人们所怀念的。

    东北抗日联军共有11个军,人数最多时有4万多人。从1931年到1945年,日军在东北共死伤18万余人,伪军死伤5万余人。抗日联军伤亡3万余人,其中师以上干部约百人。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对全国抗战起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