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孔融的能量

    第一百五十二章 孔融的能量 (第2/3页)

报兵部备案。

    护国军现在有了军事实力,但是政治影响力还很弱小。夏枫布置了孔融,要进行对护国军剿灭李大目的胜利的宣传。孔融刚刚加入护国军,也想好好表現一番。就开始了准备工作。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太学在办学育才、繁荣学术、发展中国古代文化科学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太学最早设立是在西汉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在长安设立太学,讲授儒家经典。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易》、《诗》、《书》、《礼》、《春秋》)博士,置博士弟子50人。西汉末年增至3000人,到王莽时,太学生增至10000多人。这些人学成经考试后,按等第录用。

    汉代太学的兴盛,是跟当时的人才选拔制度密切相关的。太学生考试通过之后就直接做官,即使不通过,也有补考的机会。除此之外,太学生回到地方之后仍然有到中央做官的机会。当时地方每年有一次举荐人才到中央任职的机会,入选者又多出自太学。所以,汉武帝之后,朝中为官之人多是读书出身。入太学、考试通经、做官,也就成为汉代学子的梦想。太学学子众多,最后能做官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少年入学,到白发苍苍时仍未求得一官半职,生活潦倒。于是,朝廷曾经几次给60岁以上的太学生统一授予官职,算是皇恩浩荡了。

    到了东汉末年,太学的发展进入了最**,太学生已经发展到30000余人,成为了汉代士人最集中的地方,也是整个汉朝文化的风向标,在社会中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也是护国军要争取的一个重要群体。

    说起太学的影响力,它的学生的来源就很说明问题。进入太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得到亭、乡、县三级的地方乡绅担保,地方县级以上官府的推荐。仅仅这一条,就将绝大多数平民子弟拒之门外了。因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