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九六章 谁爱去谁去

    第二二九六章 谁爱去谁去 (第3/3页)

天的表现非常反常。

    沈溪道:“本官之所以叫诸位来,除了将这件事坦诚相告,便在于……陛下在蔚州遇到危险,有人试图弑君,若非本官手下及时阻止的话,可能……”

    “是谁这么大胆?”张永喝道。

    在座一干人中,张永脾气最大,嗓门儿也最高。

    沈溪道:“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安危非常着紧,若不将陛下出走的事情说明白,怕是会有人借机生事。公布真相后,可由朝廷下令地方州府出面保护,再派人去劝说,争取早一步将陛下劝回来!”

    沈溪一番话出口,在场人等面面相觑,显然谁都不想领这苦差事。

    如果换作其他皇帝,根本不会发生私下微服出游这种事,就算要出游也会做万全准备,不会出现遇险的情况,但这个皇帝有多胡闹,在场人都心知肚明。

    或许只有朱厚照出游,沈溪说出来才没人怀疑他有什么阴谋,要不然或许都会猜测是否权臣犯上作乱,故意制造皇帝出游的假象。

    张永问道:“沈大人,陛下出游的前因后果,您最清楚,将陛下找回来的事情,看来非您莫属。”

    戴义也连忙道:“沈大人赶紧想办法把陛下请回啊,陛下不在居庸关,消息一旦外泄,必会发朝中动乱,若有人对陛下不利,那……局面会非常被动。”

    戴义说出这话,在场很多人都鄙夷地看着他。

    戴义身为司礼监首席秉笔,在掌印太监空缺的情况下,他代表的就是司礼监的意志,结果他只来句“非常被动”,等于说这件事他完全置身事外,只让别人出主意做事,而他只负责动嘴皮子。

    丽妃不客气地来了一句:“既然戴公公如此紧张陛下安危,为何不亲身前往蔚州将陛下迎回来?”

    一时间戴义哑口无言,他在朝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就算在场有很多人跟他明争暗斗,却不敢随便斥责他,而朝中大臣也不会贸然开罪这个一向没什么主见,只会随波逐流的“老好人”。

    但大臣们愿意包容他,不代表丽妃这样皇帝身边受宠的女人也需要如此,毕竟丽妃广植党羽,在朱厚照身边拥有很高的话语权,不需要对皇室家奴做出妥协。

    高凤赶忙替戴义说话:“戴公公勤于公事,无暇分身。”

    丽妃道:“就戴公公手头有要紧事,其他人就很闲吗?尤其是沈大人,好像最为忙碌,现在还为陛下失踪之事烦忧,你们谁理解过他?”

    听起来丽妃是在为沈溪说话,但明眼人一看就能发现丽妃来势汹汹,想要掌握话语权才有此言。

    丽妃浑身带刺,谁都不怕得罪,随便开口说话,在场人等俱都沉默不语,因为这个女人跟所有人都没有太过直接的利益纠葛,不便得罪。

    本来身为朱厚照身边最亲近的近侍,小拧子又是皇帝失踪后竭力遮掩的实施者,他有资格站出来说话,但在丽妃和沈溪面前他竭力把自己表现得谦卑些,根本不愿意多插话。

    张永轻叹:“丽妃娘娘说得对,沈大人劳苦功高,陛下出游后,是沈大人将消息隐瞒,一直到兵马回到居庸关后才将消息告知诸位。沈大人用心良苦,如此还被诸位猜忌,难道我们不该理解其中的苦衷,为沈大人分忧?”

    李兴道:“张公公,您到底是为陛下办差,还是为沈大人办差?”

    突然间,几个人争论起来。

    几个太监谁都不服谁,因为在场几人都有能力,或者说有机会竞逐司礼监掌印太监,遇到敌手后,各自找到突破口,争取打击对方的威信。

    “诸位少说两句吧,现在陛下遇险,难道诸位不紧张吗?还有心思在这里争吵?”最先被丽妃质疑的戴义站出来发话。

    他说完后,在场之人再次沉默下来,好像是被戴义慑服,但其实每个人的目光都在往沈溪身上瞟,他们迫切想知道沈溪会如何安排。

    毕竟拥有最终决定权的似乎只有沈溪。

    但此时沈溪神情淡然,一句话都不说,目睹几个老家伙争吵,一直到这会儿他还完全能沉得住气。

    丽妃道:“沈大人,您该出来表个态了吧?您说要将陛下请回来,谁去请,又怎么请,在场诸位去请的话难免被陛下怪责,怕是只有您沈大人去了,陛下才可能回来吧?或者您可以找一两人陪同一起去?”

    当丽妃说到这里,在场人等眼前一亮,终于找到解决困局的方式,让沈溪前去,似乎是让各方最容易接受的方案。

    谁让沈大人才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既然知道陛下遇险,那想来也应该对陛下的踪迹了如指掌!要找人去请回皇帝,自然是这位掌军权且深得皇帝信任的人最合适。

    沈溪谨慎地问道:“难道诸位都觉得本官去劝说陛下,最合适不过?”

    “这……”

    在场太监面面相觑,对此都没什么意见,至于丽妃作为倡议者,自然也不会有意见。

    陆完和王敞点头赞同,只有胡琏气恼地道:“如今陛下不在,全靠沈尚书维系军中安稳,若沈尚书也离开居庸关,诸位能确保这边不出乱子?”

    这声质问让在场人等面如土色。

    很显然,谁都能理解胡琏的顾虑,却没人愿意提,在于他们对沈溪都有所忌惮,皇帝不在时,他们想的根本不是让沈溪主持大局,而是怕沈溪趁机作乱。

    沈溪在草原之战后给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上了战场战无不胜,他们自然会想象若沈溪作乱会有怎样的后果。

    戴义此时一反刚开始的态度,出面道:“沈大人……还是莫要去了,这里毕竟不是京师,需要沈大人坐镇稳定军心。”

    李兴看这架势,也紧忙出面说话:“是,应该让沈大人留下稳住军心,免得有人犯上作乱。”

    有人站出来为沈溪说话,再加上都不敢得罪沈溪,于是乎一时间大家伙都在点头,好像在这件事上也达成共识。

    丽妃很生气,因为她才是最想让沈溪离开居庸关的那个人,最初跳出来反对戴义,不过是想树立她的权威性。至于她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没有跟旁人说过,但现在她想给小拧子施压,让小拧子出来帮她说话打发沈溪去找朱厚照。

    但显然她错估了小拧子的态度,此时最希望沈溪留下的却非戴义或者是李兴这些人,而是小拧子。

    因为小拧子从来不觉得沈溪会作乱犯上,他在沈溪和丽妃间也是选择相信沈溪,一直到沈溪将朱厚照失踪消息公之于众,他才出来把事情告知丽妃,并非是因为他相信丽妃,而是怕丽妃事后才得悉真相迁怒于他。

    张永道:“沈大人,既然您不适合找寻陛下,总该有个人去吧?您给拿个主意。谁去才合适?”

    沈溪语气冷漠:“这也是本官请诸位前来商议的目的。”

    丽妃冷笑不已:“陛下不知音讯时,沈大人不跟在座诸位商议,私下里便决定将消息隐瞒,一直到现在才把大家叫来商议,有何居心哪?”

    本来没人敢对沈溪说太多质疑的话,因为在场的太监和大臣都不敢公然得罪沈溪,但就是丽妃对沈溪全无忌惮,什么话都敢说。

    在场人等又都沉默下来,跟不去质疑沈溪的原因一样,他们也不想得罪这位宫里的贵人,即便陆完和王敞觉得丽妃出面说话不妥,但他们发现这更像是皇帝身边宠臣间的闭门会议,他们根本插不上话。

    沈溪道:“陛下几时允许内宫干政?不对,是豹房干政?”

    “沈大人,你这是何意?”丽妃怒视沈溪,突然之间气氛急转直下,火药味十足,旁人更不愿意插嘴了。

    沈溪板着脸道:“劝说陛下回京,在场谁去都合适,若实在没人愿意去的话,本官去一趟未尝不可!”

    “沈大人,请三思而后行啊,这里不能没有您。”戴义神色苦恼,在那儿喊着话,却用期冀的目光看着沈溪,希望沈溪能主动承担重任。

    各有心思,以至于仅仅是派去请回皇帝的人选问题,一瞬间都陷入僵持。

    本来沈溪一句话的事情,但他就是不肯说,如此一来,事情也就悬而未决。

    小拧子望着沈溪,脸上满是不解。

    就好像小拧子一直都没弄明白为何沈溪会把事情公之于众一样,他现在也搞不清楚为何沈溪会对皇帝出游的事情如此淡漠,把事情推给在场之人讨论,明明知道这么做不会有什么结果。

    沈溪道:“那除了本官外,有谁自告奋勇去呢?”

    这下更没人说话了,连刚才高喊着让沈溪留下来的戴义也不作声。

    丽妃冷笑不已:“沈大人还需要在这些人面前惺惺作态吗?你想去就去,或者你让谁去,就算他再不满意也必须要去,现在却把事情悬在这里,难不成还要让本宫去?”

    几人惊喜地看向丽妃,目光好似在说,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

    反正你丽妃没什么政治地位,再加上是君王枕边人,你去最合适不过。

    沈溪板着脸道:“诸位都不想去,相互推诿,不妨抓阄决定吧。谁抓到谁去,而且一去就是两人,在场之人有一个算一个,即便陛下不肯归,也要留在陛下身边贴身保护,不能出任何差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