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序 (第1/3页)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权者为谋问鼎之姿,或励精图治,或吆买人心。更有少数人假借刺客手中的刀剑谋取王权。于是,“刺客”一词在史者撰写的王权斗争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荆轲、专诸、聂政、要离这四个名字,也随着王权史诗流传至今。

    我要讲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一世纪,和战国四大刺客并没有什么情节上的联系。之所以用这段话作为开篇,原因在于,我要讲的是关于刺客的故事。这就好比杀猪的拜张飞,剃头的敬关羽是一个道理。既然要讲刺客,又怎么能不先拜一拜祖师爷,讨个好彩头呢?

    看到这样的开头,不少人肯定会问我:

    “杀手就杀手呗!为啥还非得文邹邹的说成刺客?”

    我想说的是,杀手和刺客是有区别的。

    杀手,最重要的就是专业,因为杀人是他的职业,杀人或许只是单纯的为了钱,杀人对杀手而言,只是一份高风险的重复性工作而已;而之所以说刺客与杀手不同,原因在于,刺客往往不专业,也不会单纯为了钱而行刺。在中国古代,刺客行刺的动机往往是只因为一句“士为知己者死”。杀手于刺客多了一些冷酷和神秘,刺客于杀手则多了一分舍身成仁的悲凉。我之所以这样解读这两个名词,原因就在后面的文章里,相信您一定能看的到。

    先来个自我介绍,我叫胡来,严格的说,我不是刺客,半辈子混下来,除了菜刀、水果刀、铅笔刀,还没摸过其他任何杀生工具,更没杀过人。但折在我手里的人头儿,一只手肯定是数不过来的。因为,我是一个养刺客的。高大上一点说,我是一名刺客经理人。

    说实在的,我挺喜欢“刺客经理人”这个称呼的。直白点翻译过来,就是说,我是个收人钱财,再替人买凶消灾的中间人。比较可悲的是,“刺客经理人”这几个字,只是我给自己定位的称呼。业内给管我这类人叫做“点子”!在我下行位置上的最终收钱干活的人,也就是刺客,业内称其为“爪子”。在我上行位置上掏钱的雇主,业内则称之为“匣子”。而在这样一条业务链上面,为了确保我和雇主的安全,在“点子”和“爪子”之间会有一个专门负责联络的层级,业内称其为“招子”。翻译过来就是,匣子掏钱给我,我让招子找到适合下手的爪子,爪子干活前后,我会让招子把钱分前后两次打给爪子,事情结束,我和招子一起消失在整个事件当中。而作为牺牲品的刺杀目标,道上给的名词,叫“亮子”。

    如果把我们的行当比作一部戏的话,匣子就是投资方,点子是导演,爪子是演员,招子是剧务。但不同的是,拍戏收钱最多的人一定是大牌明星,在我这行里,拿大头儿的人永远不会是爪子:

    匣子掏出来的钱,点子自己就要占掉七成,招子占掉一成,最终那个把脑袋别到裤腰带上干活的爪子,只能分到两成。也就是说,如果犯下的不是什么惊天大案,爪子最终拿到手里的钱,也许只有那么三五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