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群英

    第四百一十七章 群英 (第2/3页)

在后续剧情中,经常出现,以驴贩子的身份,跟蔡水根交流情报。

    除了冯老板外,整个《地下交通站》最主要的正面英雄人物,是安邱武工队的队长石青山。被称作是百变金刚的石青山,在安邱搞了好多年的武工队,却没人认识他。

    在石青山出场的时候,剧本里有贾贵跟黑藤的一段对话,明显体现出敌人对石青山的痛恨以及无可奈何。

    黑藤拍桌子气急叫:“石青山,又是石青山。”

    贾贵陪笑竖起大拇指:“太君您猜得真准,就是他干的。”

    黑藤:“为了抓住石青山,我要不惜一切,全力以赴,变本加厉,狗急跳墙。”

    贾贵:“太君,嘿嘿,您别跳墙啊,您别着急,我已经找人画了石青山的画像。到时候把通缉令往城里城外这么一贴,再悬赏几百块大洋,还愁抓不住石青山?”

    黑藤问:“几百大洋?”

    贾贵陪笑:“嘿嘿,我就随便这么一说,您要觉着高,咱再奔下减。”

    黑藤摇摇手:“不,太少了,至少两千大洋。”

    贾贵惊讶:“啊?两千?”旋即笑,“两千就两千,反正也给不出去。我的意思,估计这钱落我手里了。太君,因为我抓住石青山的可能,大大的有。太君,您先看看石青山长什么模样儿吧。”

    贾贵说着把几张画像放在了桌子上,给黑藤看。画像是现画出来的,江夏他自己是不行,画工太差。达丰也一般,整个剧组画工最好的,竟然是演贾贵的瞿佳卫,他一手妙笔丹青,看得整个剧组,纷纷竖起大拇指。

    第一张画像是个老头,黑藤举起来问贾贵:“这是石青山?还是石青山的爷爷?”

    贾贵:“哦,这就是化了装的石青山。有时候,石青山专门爱装一老头儿,往城里头混。”

    黑藤把画像扔一边,拿起第二张,是个长辫子女的。

    黑藤问:“这是石青山?”

    贾贵解释:“有时候石青山他也装成一女的,土八路,狡猾狡猾的。”

    黑藤又扔一边,看向桌子上第三张,没拿起来就直接质问:“这也是石青山?”

    贾贵结结巴巴解释:“这也是,也是差不多。”

    黑藤给了贾贵一巴掌,大骂:“八嘎。”把贾贵打的转了个圈。

    黑藤这才拿起第三张画像指着道,“石青山长得像我?”

    第三张画像,赫然就是黑藤自己。

    贾贵解释:“不补,他比您长得好看,啊不不,您没他长得好看,不不,你们都长得好看,我都让您给扇晕了,反正有一回,石青山是化装成您这模样儿出的诚。”

    黑藤气急:“岂有此理,简直是虎口拔牙,如入无人之境。我限你们三个月之内,不管死活,必须活捉石青山。”

    贾贵纳闷:“太君,不是不管死活吗?怎么还必须活捉呀?”

    黑藤:“我是说不管你们的死活。”

    从这一个场景的对话中,就能看出鬼子们对石青山的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也抖了不少包袱。

    片场笑了一片,实在这俩人凑在一起就逗乐。贾贵贾队长全身都是戏,就他那模样的,光是表情就能笑倒一片,再配上黑藤的配合,俩人简直可以去说相声,不,比相声还逗。

    扮演石青山的高鑫杰,真正的露面,还是在鼎香楼的雅间内。

    鼎香楼,雅间。石青山在吃着花生米,似乎在等人。

    很快,一个穿着伪军服装的人进来,一进门就趾高气扬的问:“谁找我、”

    石青山反应很平淡:“夏中队长,请坐。”连看都没看夏中队长一眼。

    夏中队长侧身看了看石青山,纳闷道:“我好想不认识你。”

    石青山侧头:“今天不就认识了吗?”顿了顿,自我介绍,“在下石青山。”

    夏中队长吓了一大跳:“啊?”双手就要掏枪,一副很紧张的样子。

    石青山面不改色看着他:“想掏枪是吧?”

    夏中队长下意识点点头:“啊,”又连忙摇摇摆手,“不不不。”双手伸开,表示没有。

    石青山:“掏吧,看看你掏的快,还是我掏的快。”

    夏中队长立马陪笑道:“您快,绝对是您快。快抢石青山,见了别动唤。干我们这行的都知道。”

    石青山点点头:“还算聪明。”

    夏中队长陪笑。在石青山的手势下坐下,边坐边说:“石队长,石大爷,您看兄弟我在警备队里就是混碗饭吃,从来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儿。”

    石青山一捶桌子:“少往自己脸上贴金,你是打算让我多给你记点红豆呢,还是多记点黑豆啊?”

    夏中队长听完:“红豆,绝对要红豆啊!再多记几个黑豆,我这条小命不就归您了吗?”

    石青山:“明白就好。”

    夏中队长问:“石队长,您有什么吩咐啊?”

    石青山问:“车站上那辆日本军列上头,拉的什么货?”

    夏中队长沉吟:“这个……”

    石青山:“你的中队可是负责车站警戒的,你不会告诉我,你不知道上边儿是什么吧?”

    夏中队长:“知道,我知道。我这不是正要向您报告嘛……”

    这段剧情就是这样,剧本上写的简单,在表演的时候,江夏却要求的很严格,一些细微的动作什么,什么时候点头,什么时候表现的害怕,还有说话的语气,江夏都严格要求了一下。

    情景喜剧的人设必须要明显,江夏的要求其实也不难,每个角色说话的方式要定下来,比如石青山说话,就是那种带着自信,一切尽在掌控中的从容。比如黑藤说话,就是开着外国腔的中国话,还得夹杂不合时宜的成语等。

    每个角色,特征鲜明,都必须表现的不一样。这是情景剧跟正剧的不同,正剧可以一本正经的念台词,情景却要生活化,说话都是口语化,不能太正式。哪怕是抗战的情景剧,也得接地气,平常人怎么说,就得怎么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