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河东行(一)

    第五章 河东行(一) (第2/3页)

问东问西,得不到答案时便找当地的驿夫说话。这些驿夫却也见过些世面,得官府贵人问话也不惶恐,兼且驿路往返,这一路上的风土地理多是了然,因此也是有问必答。

    泽州往北却是道路平阔,与南面的山路险关全然不同,路边也尽是平坦田地,偶尔有丘陵土包与黄土塬点缀其间,这少数坡地既不高也不大,上面多生荒草,孟冬将尽草叶枯黄,与休耕田地中的枯草浑然一体,倒显得少数地块上低矮的冬麦苗分外孤单。

    千篇一律的景色几乎就要成为郭炜的催眠物,不过谈兴已经起来的泽州驿夫张大牛那粗豪的嗓门足以驱赶瞌睡虫。

    “这里都是黄土坷垃,看不到甚光景,丹河还在西边十多里。读书人都叫丹河是泫水,俺们乡里人只管叫丹河,每到涨水时节,丹河的水可红着呢,不然为咋叫丹河乜?有识见的老人们都讲那是当年白起在长平杀死的四十万冤魂出来索命咧。”张大牛的大嗓门嚷得路边的野菊花都在颤抖。

    讲起古来憨厚的农民也能口若悬河,郭炜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都这样,反正张大牛是其中的典型。

    这不,泽州潞州本来就是天然战场,论起来可以让人滔滔不绝,更何况其中的长平之战,更何况其中涉及到的杀神白起,张大牛是唾沫横飞:“就从这里往东十几里是丹河,丹河东面有上城公村跟下城公村两个村子,当年老将廉颇就是在那里抵挡秦军的,现在村边固山上还有廉颇庙。从村子沿丹河往北二十多里就是大粮山,又叫米山,就是当年廉颇给大军存放粮草的地方。”

    “哇!这里就是长平啊?那为啥现在不叫长平叫泽州了?”郭炜听得一惊一乍的。

    还真别说,虽然是军史爱好者,但是郭炜更熟悉的是技术,历史也就知道一些大略,除了自己崇拜的郭威,其他历史的细节所知有限,这又是第一次到长平古战场附近,难免大惊小怪。

    “长平不在这里咧,廉颇庙那地方是赵国造营垒防备秦军的顶南头,已经是晋城地界了,是归泽州管呢。从这再往北走就是高平县,长平村就在高平县地界。”要不怎么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呢,这个小郎君看着就是高门大宦家的子侄,肯一路上陪着自己唠嗑,时不时还礼貌地问几个如此简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