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春旱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四章 春旱 (第1/3页)

    等到赵家一行人在滑州下船转行陆路的时候,已经进入显德九年的二月份了,正值仲春季节,临近春分的时候,一路上却罕见地没有碰上一场雨。虽然有春雨贵如油的民谚,可是像现在这样入春以来一直都是无雨,却还是让人心中着慌。

    赵家这一路行来,终究是不离永济渠这条大型人工水道,换乘地滑州也还是在大河的边上。所以赵淑媛的目力所及之处,都还是在河流的灌溉范围以内,即使天不下雨,即使河道因为天旱而大幅缩减,岸边的榆柳桃李总不会缺了水的,河边的麦田也尽浇得上返青水,虽然沿途就没有看到过春雨如丝润湿草色的景象,赵淑媛要看中原的春光倒是一点都不妨碍。

    麦苗青青,桃红李白,榆柳抽芽,草长莺飞,赵淑媛眼里的世界是美丽的,赴京的旅途是愉快的,入宫陪伴那个温润如玉却又雄姿英发的皇帝,这样的未来更是美妙可期的。

    可是在人老得成了精的赵行德眼中,显德九年的春天就满不是这么一回事。

    从过了白沟河开始,一直到大河边上的滑州,赵行德沿途就没有看到过一滴雨。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行程恰好就错过了某处的春雨,但是从他一路上看到的天高云淡,还有河边农夫们忙着挑水浇地的身影,在在都说明了河北大地上急需的一场春雨就一直没有降下来。

    永济渠那浅浅的河道,还有刚刚横渡的大河那清减了许多的身姿,更是说明了它们承担的灌溉任务之重。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种地又向来是靠天吃饭的,在永济渠和大河的边上还可以方便引水,可以稍稍克服老天的刁难,那些远离河道的地方怎么办?更何况这一段时间一直不下雨,就连大河的宽度都缩减了很多,看河床的模样,水量明显比汛期少了太多,想必离河稍远的地方已经是引水困难了,河北大地上的一些小河应该会有已经彻底干涸了的吧?那些地方的土地又要靠什么来灌溉?

    冬麦浇不上返青水就得枯死,夏收就可能会颗粒无存,年前的忙碌和整个冬季的期待就会完全化作影。

    这样的年景要是落到往年的幽州,那恐怕又会是一次大规模的流民潮了。契丹治理汉地极为粗疏,像什么义仓、常平仓的制度基本上都是缺失的,一旦进入荒年,那些小户人家历年的储粮肯定是难以度日的,他们除了变成流民就别无他途,契丹在幽州圈占的土地又只是长草,无法给流民们提供充饥之物,这些流民还就只能够南下去逃荒。幽州各大家族自己的粮仓储备固然能够支应连续几年的歉收,那也只能保证自己的部曲不致变成流民,对于其他人家他们是既无心又无力。

    现在幽州重归中国,天子自然是不能不管幽州百姓死活的,不过从永济渠那连绵北上的漕船来看,虽然这些漕船估计都是运输军食的,但是有这样的坚强后盾,今年即使幽州遭灾也应该不会出什么大乱子。而且从这样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