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慕容英武的努力

    第十七章 慕容英武的努力 (第2/3页)

还能在周军的铁球下面幸存,多少会有机会发挥一点作用。

    然而在野战当中使用轻型抛石机的想法就只能完全废弃了,有周军的重型铁铳在,大概还没有等到这边组装好轻型抛石机,周军发『射』的铁球就已经把抛石机组件与h手都砸了个稀巴烂吧?

    在军队训练、士气和军备各方面的全面劣势,加上就连一些因地制宜的奇思妙想都会被克制,所以慕容英武对陆上交战获胜的信心其实是相当不足的。

    可是这场仗却是不得不打,如果任由周军在采石矶架起了浮桥,那时候在江南和他对战的就不再是三万周军了,而将会是六七万,甚至十来万,而且是补给充足的大军,可以在江南长期作战,甚至对金陵进行长围。

    三万周军就已经让慕容英武挠头不已,痛感部下的战斗力不足了,这要是来个六万以上的兵力,慕容英武觉得光靠手下这四万人,无论如何都只好转进了。

    但是转进了又能怎么样?也就是躲过了眼前的覆灭而已,于两国之间的大局无补,改变不了南唐的颓势。

    即使逃过了野战覆灭的命运,躲进了金陵城,那又怎么样?就依靠着深沟高垒和重型抛石机与周人耗时间、耗物资、耗兵力?

    如果周军要一直依赖船运进行物资补给的话,那倒也不是不能耗的,大江之上的船就那么多,来来回回能够运输的物资很有限,肯定是支持不起长期围城的,更无法随时调动整补兵力,这样耗下去,还真有可能将周军耗得师老兵疲,从而迎来转机。

    然而如果周军真的是在采石矶这里架设浮桥,并且他们居然架设成功了的话,淮南的物资可以畅通无阻地运达江南,两边的兵员可以自有往返,那么耗不起的可就不见得是哪一方了。

    所以对于这一次出征,慕容英武是没信心,有勇气,因为在他看来,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誓死一搏的时候,打不赢也得打,只要有那么一丝的机会就要去努力争取。

    慕容英武现在透过千里镜看对面的周军,新林寨中及其附近似乎一共也就是不到三万人的样子,再看看江面上,周军的船队并没有卢绛所的数千艘巨舰,数来数去也就是数百艘大舰船而已。

    这种情况,总不应该是因为周军轻敌吧?要知道在东梁山一战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对阵卢绛率领的两万和州守军,南渡的周军都倾巢而出了,现在自己这边出动了水陆军共六万人,周军反而会刻意减兵?

    要周军的斥候无能,没有探查到自己这边的真实兵力,慕容英武是不信的,在他与周军的多次接触之中,慕容英武就没有见过周军轻视情报的,而他这一次前来也很难隐藏兵力,周军的斥候不可能查不到。

    所以不能用侥幸心理去猜测周军的做法。

    那就只能证明,周人确实是在采石矶那边抢着架设浮桥,卢绛等人的周人在江上的数千艘巨舰多半就是留在那里作为架桥的材料了,还有一部分陆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