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班门弄斧

    第二十三章 班门弄斧 (第2/3页)

一路上的连续伤亡,此刻总算是看到了一些价值。

    此时全军的士气尚存,兵力优势依然,只要天德军的火铳手可以在两军对『射』当中有力地牵制住周军,让神卫军和神武军顺利包抄到位,这一战大有希望。

    只要能重创新林寨前的这支周军,南岸就应该没有多少周军的有生力量了,那么不管全军遭受到何等的损伤,破坏采石矶浮桥的任务都将能够完成,大唐面临的一场灭顶之灾就能顺利地挺过去了。

    看看陛下的励精图治,看看慕容都统的作为,看看天德军这半年以来的进步,大唐若是能够挺过眼下这个最艰难的时刻,北朝还有机会继续欺压大唐么?

    如此以来,记载大唐中兴的史册上,怎么也会有关于自己的浓重一笔吧?

    申屠令坚指挥着神卫军和神武军按照预定计划调整队列,同时看着前面周军那片青烟缭绕的阵地,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豪情,一时目光灼灼神采飞扬。

    …………

    “唐军居然在我军的弹雨中停了下来?嗯……两军距离只有六十步左右了,是要上火铳手了么?虽然唐军的火铳远不如我军,却也不好任其与我军展开对『射』吧,伤亡能则……不过安国为人沈厚,用兵老于年龄,应当不会给唐将机会的吧……”

    新林寨中,前来督阵的柴贵透过千里镜打量着战场,口中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仿佛有许多的不放心,却并没有上前去干扰郭守文的指挥。

    既然已经把任务交给了锦衣卫亲军,把指挥权交给了郭守文,那就要充分地信任他,临战之际兵权贵以专,最怕的就是号令不一犹豫不决,柴贵也算是经历过不少大战了,对于这一点用兵的基本戒律还是很明白的。

    至于所谓的“弹雨”,却是某次禁军在东京郊外联合『操』演时,郭炜现场进行点评的时候偶尔蹦出来的新奇用语,类似的还有“弹幕”之类的词汇,因为构词有趣,而且用来描绘当时的场景十分精当,倒是在禁军的高级将领中间不胫而走,柴贵这种皇家嫡系自然是要紧跟『潮』流的。

    “哼哼,唐军妄图与我军展开对『射』么?虽然兵不如我,器也不如我,即便对『射』我也不怕,但是陛下爱惜士卒,从不愿徒增伤亡,我又怎么会让尔等如愿?”

    正在寨前指挥的郭守文果然和柴贵作出了相同的判断,并且一如柴贵所料,他对此应该是早有预防。

    不过郭守文并没有下达新的作战指令,却还是平心静气地继续观察着战场局势,只不过视线掠过炮兵阵地的时候稍稍停顿了那么一下。

    要想破坏南唐军的如意算盘,此时当然还得看炮兵的,火铳手如此连续密集的『射』击都没有使南唐军崩溃,证明南唐军的主将还是有那么两下子的,这支南唐军也足够精锐了,光靠火铳手大概不太容易解决问题。

    只是炮兵相当专业,就连郭守文这样年轻好学而且学得快的高级将领,也只能学到指挥步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