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朝堂争执

    第八章 朝堂争执 (第2/3页)

    为什么会是他?

    郭炜又扫了一眼殿中群臣的神色,首相王著在对着卷宗深思,方才在吕胤说话的时候,王著似乎还抬头瞟了他一眼;户部尚书李昉凝眉看着卷宗在沉吟,听到吕胤的话以后,看脸上的表情,似乎是深以为然的,只是他好像并没有抢着说话的打算;还有一个表现得对吕胤的话深以为然的,就是另一个次相王溥。

    “吕卿,朕当然知道此事非同小可,越是巨户越是要为这个税制变化增加税负,所以朕才很慎重地着令潘、李二人细心调查、拟定方案。而且朕至今为止也只是准备在江南、河东试行此策以观后效,若是于国于民有大利,那时候自然上下齐心推行无阻,若是于国无大利而扰民过甚,那时候再取消也不迟,怎可谓没有多思而后行?”

    一下子没有想明白过来,郭炜也不去慢慢地想了,现在是朝议讨论的重要时刻,还是应该出声主导会议的走向,更何况郭炜现在说的也不全是辩论与说服的技巧,而且是实情。他个人当然是确信土地累进税制适合于在这个时代实行的,相信试点一定会成功,其成果必将说服所有的疑虑和反对声音——除了那些纯粹只考虑自家利益的大户,不过要是试点的结果最终打了他自己的脸,事实证明土地累进税制仍然是一项超出这个时代的东西,那么郭炜也不在意取消相关政策。

    吕胤抬头看着郭炜,急切地说道:“陛下,臣方才已经整个详细地看过了这个税制方案了,在臣看来,陛下是想从那些占地极多的巨户手中收取更多的税赋,田地越多的人家税率也就越高,陛下的打算,其实是想用税赋压力抑制田土兼并?”

    “是啊,朕确实是如此想的。土地兼并之害,自秦汉以来历历在目,朕以为这一点并不需要向众卿详解了吧?而历代抑制土地兼并的律条,多半都是因为不合人情不切实际而执行不到几十年就告废弃,随后土地兼并就会愈演愈烈,直到流民遍地而生害。朕不想大周重蹈前朝覆辙,又不想做那种强行夺人家产的事情,就只有从国家最基本的税制方面想办法了。”

    点了点头,郭炜确认了吕胤的推测,然后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吕胤能够看出自己的意图,这一点倒是不奇怪,毕竟一个吏才出众治理地方有声有色的能臣,人又是极聪明的,这么厚的卷宗稍微翻一翻就能够全看明白了,那就完全有能力看出这个政策背后的意思。

    “陛下不欲强行夺人家产,诚可谓仁矣~陛下能够想到更新田税制度,用税赋压力抑制田土兼并,诚可谓智矣~”吕胤先给郭炜送上了两顶高帽子,然后才说出自己的正题,“只是豪门巨室乃国家的税赋根本,官宦世家乃朝廷的人心所系,陛下为了数百年之后的远虑,却要大幅增加豪门巨室世代显宦的税负,臣恐近忧将至。”

    明白了……吕胤的父亲是后晋的兵部侍郎,祖父是唐朝的横海军节度判官,非常明显的官宦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