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洛阳?

    第八章 洛阳? (第2/3页)

就不必像汴梁那么多了,因而对东南漕运的需求肯定就可以降低,汴水的漕运压力自然大为降低,治理汴水沿线水患的工作也就容易得多。

    郭炜欣慰地点了点头……这话由卢多逊这样的大臣说出来,和他这个皇帝强力推行自己的主张比起来,效果明显会好得多。

    其实说真的,加强中央集权完全没有必要采取守内虚外的方针,在周边基本安定的都城聚集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禁军,在平时纯属浪费粮食,到了战时却又因为久疏战阵而实际派不上用场,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禁卫军当然是要的,但是其兵力只要能够遏制某个方面可能的入侵或者叛乱军队就足够了,只要国家的政治能力还正常,即使暂时挫败不了突如其来的军事威胁,那么就守住京师几个月,等待四方军队勤王就是了。想要单纯依靠京师的驻军解决国家面临的所有军事问题,即便是在铁路交通非常发达并且还有空运机动的后世,那都是不太可能的。

    而守住京师几个月,在平坦无备的汴梁可能需要几十万人,在山河形胜的洛阳则有个几万十几万应该就差不多了。

    至于说加强对各地驻军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的形成,与其把精力都投入到不断增强京师驻军、削减边军这些方面,既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又削弱了边防力量,还不如扎扎实实地搞制度建设,用各种制衡方式限制住野心家的作乱空间。

    首先,目前正在进行过程中的削夺节度使的行政权和财权就是一个好办法。

    将行政权交给地方文官,人事权和财权收归中央,这就已经让节度使作乱的能力大幅降低,节度使们平常能够指挥调度的州郡兵编制和战力都不足,多半只有守城和护送后勤的能力而缺乏攻击力。

    真正有战斗力的都是驻防禁军,这些禁军平常由兵马钤辖统御,只有在战时才归节度使或者知州、知府统一调动御使,对于他们,朝廷不光是严格控制其补给和指挥系统,而且还会实行更戍法,以指挥为基本单位,隔几年就调防一次,务使禁军始终保持中央直属军队的特征,不会和地方势力盘根错节纠缠成一个利益集团。

    当然,这种做法似乎会造成所谓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不过一方面更戍是以指挥为基本单位,一个指挥是不会被打散的,所以基本战术单位的战斗力应该不会下降;另一方面今后的各级军官都将是武学出身或者经过武学进修的标准品,在平级之间挪一挪位置应当不会严重影响配合。

    再者说了,今后各个战区都会有比较固定的参谋机构,会针对具体战区推演多个应变预案,到时候主将根据预案做出各种决断,军队平日根据预案进行各种训练,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双方的生疏。

    而且这个代价是必须付出的,搭积木一般的军队战斗力肯定不如那种将士一体如臂使指的军队,不过后者必然会面临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