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寻山问水

    第三百七十六章 寻山问水 (第2/3页)

选位置的地形、地况、地貌、地势乃至于土壤岩石的硬度都需要考虑进去,一个不好便容易前功尽弃。

    而在这一时代,没有现今的科学仪器,所有的一切都需要开渠人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爬上去用肉眼去探查。

    特别是在岭南这样满满都是丘陵山林的地域,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史逯所说的前期时间还算是比较保守的。

    然而对于子婴而言,这一切都不是问题。

    大致位置我知道啊,就在这湘水和漓水的源流并行的一个地方,至于具体的位置就是要靠史逯这个水利工程专家了。

    “先吾师曾游历于此,尝言到:‘相、漓之间有一谷,其型犹善开渠,若此渠成则岭南不复为化外之地也,此教化之功也。’而我等此番便是要在这两河之间,寻到吾师先前所提到的地域,至于二水之间何地适合修渠,就要靠史御史的了。”

    没有合适的办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知道这里有合适的地方修筑水渠,子婴便信口胡诌把消息的来源推到了自己的师傅身上。

    反正就是说,我知道这里有地方有合适的地方修渠,你史逯去给我找出来就是了。

    子婴这么说,史逯倒是没有多大的怀疑。

    既然秦王对水工之术如此的精通,他的师父定然也是学究天人之辈,这样的人说是有这个地方,那一定就八九不离十了,而且他作为一个水利工程专家对这个地方也是极为的好奇。。

    零陵城本就是依水而建,修筑在湘水的一侧,出了城后沿着湘水溯流而上,不多时便到了湘水和漓水隔山并行的区域。

    这一段区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断,足有百余里。

    若是再平原上,一天的时间也就走遍了,然而在这里却是山林密布的岭南之地。

    沿着河边走一圈就找出子婴所说的地方,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虽然范围大大缩小了,然而也得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爬上去观察地势、山行。

    地方合适之后,在探查这一区域的其余因素。

    一天的时间,一行不过探查了七八里的路程,两个山头而已。

    照这个趋势下去,全部探查完毕怎么也得十天半月之后。

    这等情况,子婴早就预料到了,除非自己穿越时把地图也带过来,或者脑子里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