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伐楚之策

    第一百三十六章 伐楚之策 (第2/2页)

接干脆的方案便是年前李信攻楚之时的策略,南下平舆之后,直接攻破楚国国都寿春,只不过具体操作上不同的将领有着不同的想法罢了。

    顿了一顿,子婴脑海中略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后慢慢说道:“婴认为,攻楚当行三步之策。”

    “长安君请讲。”

    子婴略一清喉咙,娓娓说道:“其一泰山压顶,合六十万众以泰山压顶之势,收复郢陈故地,并南取平舆。

    其二守株待兔,攻破平舆之后,我军可据此而守之,静待楚军楚军汇集。

    其三毕其功于一役,待得楚之精锐汇集,时机成熟我军可一举而歼之,如此大事可定。”

    子婴的建议看似难以理解实则乃是子婴深思熟虑之后的想法。

    楚地幅员辽阔,占据了整个东南。而且由于楚国较为松散的管理方式,境内其中有着许多自治权限较大的地区和部落存在。

    如果不能一战而击溃楚国全部的全部精锐,导致秦军不得不逐个攻击楚国实力尚存的各个地域的话,攻灭楚国的难度和时间都将直线上升。

    故而最好的方法便是让楚国尽量把各地的军队集中起来,一战而灭之,如此楚国虽大,然易取耳。

    所以子婴的意见,一开始便是向楚国展露实力,以全部六十万军队以摧枯拉朽之势收复故土,拿下平舆,并作出随时有可能南下寿春之态,给楚王制造压力。

    面对秦国的倾国之兵,楚国如果想保住寿春,此时能做的便只有从全国各地调集所有能够征调的军队,到前线与秦军决战。

    而这也正是子婴所希望看到的,故而在子婴的意见中,秦军此时应给楚军充足的时间去集结兵力。

    至于届时如何攻破楚军,则是另外的策略了。

    PS:实在不好意思,心影这两天感冒了,今晚实在是头疼的厉害,一直没有存稿只能是写多少发多少,不足的明天一定补上,万望各位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