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顺势而为

    第三百三十六章 顺势而为 (第3/3页)

    除了汉字,旁边还加上了满蒙文字为辅。

    这瞅着,自然就更像那么回事了。

    要知道,京城人买东西可认地儿啊。

    洪衍武的“满蒙烤肉”就这么经营着,慢慢的,已经成了众多人心里的唯一。

    外人来了就想戗行,门儿也没有啊。

    只要价钱没多大差别,众多回头客肯定还是吃洪衍武的。

    更何况东华门要执照,没合法经营手续的也根本待不住。

    所以这块儿地界儿的买卖一点影响也没有,稳若磐石。

    其次,洪衍武还懂得经营和改良呢。

    打一在街头发现了正宗烤羊肉的踪迹,为了保住地盘、占据先手。

    他就在“北极熊餐厅”和“洪记大酒缸”也增添了“烤串儿”的项目。

    而他竞争取胜主要靠这几手。

    一是缩小肉块儿,把大串儿变小串儿降低价格。

    二就是实行优惠,买三串送一串儿。

    三就是搞多元化经营,不光卖羊肉串。

    他还增加了烤小腰儿、烤鸡脆骨、烤馒头片、烤大蒜、烤韭菜、烤土豆。

    要知道,当时(唯足)同胞初到京城,他们定的烤肉串价格是三毛一串。

    尽管美味就是美味,孜然和羊肉绝妙的味觉搭配特别容易让人上瘾。

    可因为当时一斤羊肉是整一块钱,一串羊肉串也就一两肉,几口就没了。

    这价码儿也算贵得要命,舍得买这个吃的人并不多。

    说白了吧,人多的话,还不如来盘葱爆羊肉解馋呢。

    要是自己喝呢,买一包三毛钱的花生仁能有半斤。

    所以大人为了省钱,基本不会吃这个。

    只有受家长溺爱的孩子,或是偷家里钱来一逞口腹之欲的孩子,才是街头烤串儿的主要消费者。

    那么也完全可以由此引申出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就是京城七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吃辣的本事就是从这儿练就的。

    因为当时京城大人都不能吃辣,就别说孩子了。

    不能吃辣又非要吃辣,为什么啊?

    还不就是为了买上一串可以吃的慢一些,让幸福延续的时间长一些嘛。

    以免像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控制不住欲望,刚拿到手里,几口就狂吞下肚。

    而洪衍武的几条手段,恰恰就是从价格出发,让羊肉串降到两毛,显得没有那么贵。

    同时还用后世一样热销的品种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有钱您能吃肉串、小腰儿、脆骨,没钱也可以用素的和蔬菜解馋呢。

    别忘了,他增加的品种,那可都是烧烤大发展的情况下,已经由无数人证明了好吃度和热衷度的。

    于是这么一来,他经营的品种口味价格都达到了另一种层次。

    完全可以作为下酒菜存在。

    他也就完全就摆脱了人们消费能力的桎梏,甚至突破了消费群体的限制。

    达到了老少皆宜,丰俭由人。

    那旁人的买卖哪儿还有可能是他的个儿啊?

    谁碰上他都是一触即溃。

    所以全京城,只有三个地方是完全见不着(唯足)烤肉摊儿的。

    那就是东华门夜市,福儒里和安乐林路。

    这要想一想,李鬼居然碾压了李逵,也真能算是让他得意的人生小成就了。

    不过必须得声明一点,他把着买卖是把着买卖,但绝不是不欢迎人家到京城来啊。

    就冲孜然变得好买了,他也得举手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