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两国大使团

    第933章 两国大使团 (第3/3页)

阳城才是全天下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心。

    因此,他想要继续扩大儒家,就得去咸阳城。

    因此,跟刘邦做交易,他觉得自己不亏。

    因为要是吴国真的投降而不用大秦费一兵一卒,以赢高的大方性格,给刘邦一个诸侯王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我们到什么地方了?”伏念坐在车里问随行的弟子道。

    这名弟子下车去询问。

    半响,他回到马车上,向伏念回答道,“大先生,快要大秦地界了。”

    “停车!”伏念喊道。

    他亲自下了马车,驻足远望。

    马车外是一支延绵不绝的赶路队伍,队伍当中有刘邦派遣的保护安全的士卒,还有吴国使团成员,更多的是儒家学子们。

    “让大家在这里休息一晚上吧!”伏念说道,“今后,大家就是秦人了!”

    “是。”弟子领命转身离开了。

    伏念的话,传到了每个儒家弟子耳中,他们有人兴奋,有人悲愤,有人不喜不悲。

    这些跟随张良到金陵城,为吴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读书人。

    如今,他们要归顺大秦,做大秦的读书人。

    他们有些人充满了期待,有些人满眼不甘,还有一些人心中痛恨...

    然而,这是伏念的决定,作为儒家子弟,他们需要无条件服从。

    .......

    同样,从彭城出发的一支队伍,他们此刻已经进入了大秦地界。

    这支队伍就是项少龙的西楚使团。

    这支使团的队伍很庞大,不过士卒很多,更多的是女眷和沉重的马车。

    女眷中,除了项少龙自己的家眷外,还有很都是曾经偷偷离开西楚投奔项伯的项氏子弟的家眷,而沉重的马车拉的则是货物,是这次使团去咸阳城,要为西楚开路的珍贵物品...

    钱能通神!

    以目前西楚的处境来看,唯一能让大秦文武百官说几句话的,估计就是钱了。

    而以目前的西楚,唯一可以稍微有点依仗的,就是通过盗墓而积攒下来的一点点银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