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太监

    第三百零六章.太监 (第2/3页)

大明朝能不能扛住女真疯狂的入侵浪潮?

    如果没有了大顺军捣乱,坚持下来的大明朝能不能呵护着江南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资本主义萌芽,然后催生其为一颗参天大树,让大明也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

    当一个小人物面对大时代的变迁而毫无办法时候,有的是那种颓然的无力感,可真当宋青书这个小人物也有权利决定一个时代的走向之后,他却也是彷徨无措,就仿佛左面是深渊,右面是沟壑那样,往哪里走都是不可预料的。

    偏偏就在宋青书迷茫时候,施天福这个倒霉催的又来了。

    “又怎么了?”

    看着施天福那张肉乎乎的大脸皱的跟肥肠似得,宋青书几乎都要看吐血了,彻底无奈了的耷拉着一张脸摊着双手询问着。

    “回大帅,山西镇守太监阎思印来了!奔咱们来的!”脸色苍白,施天福拍着大腿悲催的叫嚷着。

    …………

    明朝的镇守太监倒是算得上这个时代特色之一,明朝开国初对太监管理的倒是不错,洪武皇帝朱老爷子还专门树立一块铁碑,太监干政者死,可是到了永乐皇帝那儿就执行不下去了,朱棣北平靖难,南京的太监因为朝廷管的太严苛,逃出来不少,这些太监为朱棣出谋划策,揭露朝廷内部消息,立下了不少功劳,永乐年间开始,太监势力开始活跃起来,再往后,明仁宗信不过手底下的官员,开始派太监出任地方镇守,监察官员,于是宦官势力又开始插手地方起来。

    太监里倒不全是祸国殃民的变态,如下南洋的三宝太监郑和,可这些天子身边的亲近人太监,一旦掌握大全,得意忘形的还是居多,尤其是万里一朝,万历皇帝派下来的矿监,市监一度就惹得天怒人怨,民变四起,到了崇祯朝,因为魏忠贤,开始的时候倒是好了点,各地矿监税监纷纷被召回,可这几年随着山陕局面的糜烂,崇祯的疑心病又冒了出来。

    这镇守太监阎思印就是今年派下来的,和孙茂林,陈大奎等四个太监,分别监军山,陕,辽东的军队,不过主战场都打到河南去了,这阎思印还在太原晃荡,把太原地皮挂了个天高三尺,弄得太原人送了他个绰号,淹死人!

    谁知道这货怎么打听到了代县,又奔着自己来了!

    九月十六,一大帮子牛鬼蛇神就这么杀到了代县。

    这厮还真是气派,八抬大轿都不满足了,十六个人抬着杠子,扛着个小房子晃晃悠悠过了来,身边穿丝带锦的锦衣卫护军还有一百多,不知道是不是太原的地痞流氓全被这阎思印带来了,后头跟着的帮闲亦是有好几百,吊儿郎当的跟猢狲似得。

    一大早晨,宋青书早饭都没吃,就不得不无奈的率着代县诸多商户出面迎接了过来,代县城门亦是早开了一个时辰,就连那个县衙赌坊妓院三点一线的赵县令都跟着出来了。

    “阎公公到!”

    离着老远,前面晃悠的两个帮闲就已经远远吆喝起来,听着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