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3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1063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第2/3页)

他的什么平民区或者平民区。

    反正英国人在师承和雅加达经营了几百年,这两个城市留下了太多英国人的烙印,兰芳如果占领这两座城市,肯定是会推到重建的,现在炸平了倒也省事。

    兰芳境内基本上没有什么古迹,在泗水或者是椰城,又或者是其他地区,现在已经找不到任何荷兰人当初修建的建筑物,取而代之的除了中国古典式建筑,就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没有什么遗迹供人游览。秦致远并不认为在城市内保留一个充满殖民风格的区域会增加城市的多元化,那只能是兰芳的耻辱,并不是荣耀。

    就在兰芳向英属马来亚地区大举进攻的时候,椰城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

    都是来自法属印度支那的难民。

    法国向德国宣战后,法属印度支那的秩序在旬日内迅速崩溃,殖民地军队几近解散,政府机构遭到围攻,居住在法属印度支那的那些法国人忽然发现法属印度支那不再是殖民的乐土,而是危机四伏的丛林,于是居住在法属印度支那的法国人纷纷撤离,他们的首选并不是返回法国,而是前往兰芳。

    这个选择很有意思,或许这些法国人还寄望于法属印度支那未来能够恢复正常秩序,他们也能返回家园,但下意识里他们已经不再信任法国政府,而是把希望寄托在兰芳政府身上,这个选择就有点玩味了。

    兰芳政府并没有拒绝这些法国人的避难申请,除了兰芳和法国的传统友谊之外,更多的考虑是对法国政府施加影响,当然也有一部分经济利益上的考虑,除了一部分法国人逃出西贡时太过匆忙没有来得及随身携带财物住进救济站之外,大多数法国人随身都携带有价值不菲的财物,有些法国人甚至直接在椰城或者巨港买房置地,摆出一副长期居住的架势,对于这些人兰芳政府当然不会拒绝,甚至会非常欢迎。

    七月二十六号,从金州出发的兰芳陆军装甲第一师登陆马来半岛,英军在马来半岛部署有三个英军师和两个英属马来亚仆从师,以及四个印度师,总兵力超过十五万人。

    兰芳用于进攻的地面部队只有三个师不到五万人,和英军的差距很大,但缺少装甲部队的英军无法抗衡第一装甲师的坦克部队,在装甲第一师的强势推进面前,英国人的抵抗如同螳臂挡车,甚至无法迟滞装甲第一师的前进速度。

    客观上说,英国人的战术也在进步,上一次世界大战后,所有人都意识到堑壕战的残酷,再也不愿意把有限的有生力量投入到堑壕战的血肉磨坊中,装甲部队成为战场上的主导力量。

    其实英国人研究武器更喜欢傻大粗黑,不管是战列舰还是坦克,英国人总是希望拥有更厚的装甲,更强的火力,这样一来,不可避免的一个后果是英军的坦克差不多都是重型坦克,而英属马来亚的地形复杂,水网密布,沼泽遍地,到处是原始森林,在这样的环境中,重型坦克实在是不如轻型坦克或者是重型坦克好使,再加上英国人的产能有限,仅有的重型坦克也数量不足,更无法组织兰芳军队的进攻。

    其实到七月二十六号的时候,英国人已经有了撤离英属马来亚的意思,此时撒丁岛海战的结果已经传遍全世界,英国人集中了英国海军接近一半的主力舰进攻撒丁岛,但还没抵达撒丁岛就遭到兰芳空军的突然袭击,英军舰队中的三艘航空母舰全部沉没,其中“光荣号”是英国人自己不得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