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放羊连(四)

    第四十七章 放羊连(四) (第2/3页)

大概能得个一等功,而两位大哥你们最起码也能捞个二等功。”

    吕小天屁颠屁颠地跟着他们跑进炊事班放羊,敢情就是看中了“放羊”级待遇,可以有大把时间私下搞他的小产业,这个并没有出乎燕破岳预料,但是让燕破岳意外的是,这个彻底钻进钱眼里,而且的确是生财有道的家伙,煞费苦心地弄出一个“人参计划”,在成功之后非但不打算赚钱,反而打算无私的把方案上交到部队手中。

    怎么看,这丫的都不像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啊。

    燕破岳似乎找到了答案:“你想拿人参当敲门砖,得到团里的推荐,甚至是师长的青睐,获得报考军校的资格?”

    吕小天嘴角一撇,满脸的不屑:“就算我得到推荐报考军校,而且真的进了军校,又能怎么样,出来也就是一个一毛二的小中尉,一个月的工资满打满算才一千多块,再干上十年,充其量也就是李强指导员的水准,三十大几的人了,连个媳妇都没说上,很了不起吗?”

    燕破岳和萧云杰发现他们真的有点看不懂吕小天了,说他没有上进心吧,他弄出了个“人参计划”,敢把长白山上长的人参挪到青藏高原上,不论他能否成功,光是这份敢想敢做,就足以让燕破岳和萧云杰另眼相看。如果成功了,吕小天会把研究出来的技术成果无偿奉献给部队,这份魄力更是令人动容。

    但是吕小天又对进入军校深造,成为一名职业军官不屑一顾,看样子似乎当一个士兵,他已经心满意足,三年后兵役时间到期,他就会立刻脱下军装滚蛋回家,那么请问这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跑进部队弄出这么多事来,究竟想干什么?!

    吕小天悠然道:“两位连长大哥你们想想看,军队的主职是训练和作战,就算我把人参养殖技术上交,部队撑死也就是弄几个大棚,出产量非常有限,能够保证自用就已经是极限。而我就不同了,在社会上有大量风投资金,正等着好项目投入,我只需要回福建走一圈,凭借自己用三年时间在部队建立的关系网,就能拉回大量资金,在这片山区里建立一个甚至几个人参养殖基地,和部队联手做‘青藏参’。”

    这种需要跨越三年,才能实施的商业计划,一旦内容泄露被别人先走一步,就可能变成别人口袋里的钞票,这就是商场上所谓的一步慢步步慢。

    出身于商业和手工业最发达的省份,吕小天见多了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更知道“商业机密”这四个字的重量,但是他却当着燕破岳和萧云杰的面,把自己的三年人参计划全部讲了出来,这当然是一种冒险,但是从风险和可能获得的收益上做对比,吕小天认为,值!

    吕小天可以断言,只要燕破岳和萧云杰这两位“连长大哥”愿意,他们在部队能够走出的路,绝不仅仅是两名士兵那么简单。

    “部队一般都会在驻扎当地开拓副业,这样做可以缓解财政压力,让部队官兵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是到了青藏高原,开拓副业变得非常困难,而养殖人参,不但需要大棚温室,在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人员,部队又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很可能会出现有成套技术,却缺乏足够专业技术人员的尴尬局面,所以就算部队有心,也根本不可能把这个摊子做大,这样就给了我和部队联手合作的前提与空间。”

    吕小天说到这里,眼睛都在发着绿油油的光,他的声音也高亢起来,“我可以断言,一旦贴上绿色标签,我的青藏参就会形成‘军工’级竞争力,两位大哥你们别忘了,对老百姓来说,军工品质,就是质量上乘性价比高的代名词!只要我能够悉心经营,也许十年,也许二十年后,‘青藏参’在消费者心目中,就会成为和东北参、长白参相提并论的珍品,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吕小天成为亿万富翁,甚至闯进福布斯世界富翁排行榜!”

    说到最后,吕小天已经是脸色涨红,他一边说一边用力挥舞着手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