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

    第十六章 皇帝总是一无所知 (第2/3页)

不可能像我这样。”

    “太祖逐鹿天下之时,数度被困,生死往往在顷刻之间,放眼望去,只见敌军重重叠叠,身边的将士越来越少,外面送来的消息一条比一条凄惨,尽是丢城亡将的噩耗。当此时,太祖比一无所知还要差,可他放弃思索和看法了吗?不,他仍然坚信大楚必胜。”

    韩孺子沉思片刻,“武帝呢?总不至于一无所知吧。”

    “武帝知道得很多,应该说是太多了,从内宫到朝野、从王侯到庶人、从十步之内到千里之外,每个人都希望能向武帝传达消息,这些消息彼此冲突、前后矛盾,好坏、胜负、善恶……几句话就能发生改变,凭借这些消息,武帝也跟一无所知差不多。猜测、推演、灵机一动……每一位皇帝都要学会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做出判断。”

    韩孺子辩不过杨奉,只好按他的意思想了一会,其实这些天来他想了许多,只是不愿太快说出来,“崔太傅已经率军去齐国了。”

    “嗯,三天前出发的。”杨奉并不苛求细节,只听大势。

    “刘介和刺客的同伙都被带去齐国。”

    “错,他们被关在大理寺诏狱,接受各法司的会同审问。”

    “刘介没有被带走?”韩孺子很是失望,马上明白过来,“崔太傅只是借机揣摩太后的真实想法,达成目的之后,他还得取信于太后,所以将刘介等人留在京城。”

    “嗯。”

    “刘介有危险吗?”

    “别浪费精力去猜测那些不可猜测的事情。”

    “这么说……崔太傅的女儿,真的要进宫当皇后了。”

    “陛下不高兴吗?”

    “皇后是崔家的女儿,我……她多大了?”

    “比陛下年幼一岁,芳龄十二。”

    “她不会很快进宫吧?我们的年纪都太小了。”

    “三天后下聘,没有意外的话,讨伐完齐国,崔太傅班师回京,陛下就将大婚。”

    “可是……可是……”韩孺子还是觉得难以相信。

    “前朝曾经有过八岁的皇后,十二岁不算奇怪。”

    韩孺子无奈地叹气,“太后究竟有何用意?我以为……等事态稳定之后,她就会……她就会将我除掉,另立新帝。”

    “新帝从何而来?”

    “武帝的子孙还有很多,任何一个都可以吧,比如东海王。”

    “东海王不行,崔家的势力够大了,不能再给他们一个皇帝。支系子孙各有根基,人数越多,竞争越激烈,这对大楚不利,对太后也不利,她现在比任何人都希望朝堂稳定。”

    韩孺子想了好一会,“这可把我难住了,太后不会让我这个皇帝一直当下去吧?”

    “陛下年岁渐长,及冠之后太后就很难继续掌握宝玺、临朝听政。”杨奉本想让皇帝再多思考一会,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皇帝才十三岁,无论多聪明,有些事情是他想不到的,“太后需要陛下诞下一位太子,只有未来的太子能够毫无争议地继位,并且让太后名正言顺地继续听政。”

    “我怎么能诞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