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 最后的土豆

    第七百四十七章 最后的土豆 (第2/3页)

能省去仓库管理员们很多体力了。这个涵洞中的底层的麻袋被检查了十多个,没有发现任何受潮的迹象。这样的结果大快人心,跟随耶莲京娜的书记员将这一情况记录在册,包括枪刺戳麻袋这件事,“Лянтанз”这一给新工具命名的词汇也被定下来。

    杨明志有理由相信,一旦兵工厂迅速生产一批“粮探子”,它首先在诺夫戈梅利的谷物仓库使用,当战争结束,只怕整个白俄的国家仓库都会使用。

    这并不算什么发明,只是从没见过这东西的老毛子已经发现了它的好处,那么作为率先将这东西带过来的中国人,这也算是一种功绩?!反正此事都被耶莲京娜记录在册,最终也会作为报告,上交给上级直到传到斯大林的案头。

    想到这儿,杨明志耸耸肩,对于未来还是不应该太乐观。

    他继续问道:“好了,这个仓库我们都检查过,面粉都没有问题,接下来我们是检查其他几个?!”

    “当然,我们还得去外面的仓库一看。”看着杨明志的眼睛,耶莲京娜说道:“你之前声称非常担心剩下的马铃薯,在这次降雨后发霉变质,亦或者大规模的变绿发芽。我不得不担心咱们的食品安全,因为马铃薯主要供应平民,若是出现集体食物中毒,对于我们,打击是致命的。”

    “但愿马铃薯都没事!”嘀咕两句,杨明志指着仓库出口,“那就不要磨蹭了,我现在就要去看。”

    ……

    在户外,相当多的粮仓是栅栏性建筑,其整体搞出地点,因而即便地面泥泞不堪,土豆至少不会受到积水的威胁。最令人担心的依旧是顶盖漏雨,仅靠木板贴合的穹顶,很危险。

    杨明志擦干靴子上的泥土,走上木梯进入仓库内部。这不大的建筑内堆着很多筐,只是绝大部分已经空了。唯独一些还对着满登登的土豆。

    “好吧,让我们看看这些最后的马铃薯情况如何。”说罢,杨明志径直走上前,蹲了下来。

    检查的结果不容乐观,一部分土豆开始发芽,它们直接切切扔土地里就能继续茁壮成长了!剩下还有一部分表发绿,杨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