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3章 城镇的底细

    第1583章 城镇的底细 (第3/3页)

军群,该师的任务和诸如707师、734师如出一辙,负责后方的防卫。

    这个620师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因为德军在乌克兰建立了一个伪政权,在许多地区,德军许可当地人进行有限的民族自治。仅在1942年,德军在乌克兰占领区的统治,总体状况比白罗斯要好许多。

    尤其是西部乌克兰,大量的伪军从这里走出,他们多数是担任德军的后勤人员。至于那个名为“乌克兰民族委员会”的伪政权,德军禁止它建立军队,却许可其成立大量伪警察部队。

    且说这些乌克兰伪警察,按照正常的历史脉络,在战争后期,德军改变了征兵政策,这群伪警察居然穿上德军制服,充当“德国国防军”士兵。更有许多铁杆反对斯大林的人加入了SS!

    德军利用了相当规模的乌克兰人讨厌斯大林政权的情绪,组建的伪警察也成为了打击苏军游击队的利器。

    伪警察亦是成为德军搜罗犹太人时的鹰犬,并成为大屠杀的刽子手之一。

    不过,这些伪警察对于乌克兰平民无意伤害,毕竟大家对建立一个乌克兰民族政权,使得乌克兰恢复到沙俄统治前的模样,至少不是反对的(反对者要么被逮捕判刑要么成为游击队)。

    再说说这个620师。

    该师的指挥中枢放在名为奥夫鲁奇的乌克兰小城市,该城就贴着森林区,距离科夫帕克即将针对进攻的利尔楚奇镇,足有六十公里。

    奥夫鲁奇距离茫茫普里佩特沼泽的边缘,也仅有三十公里罢了。

    该师一直关注着列奇察和其周边地区的战况,生怕盘踞在沼泽地中的游击队南下攻击基辅。

    该师的最大任务,正是卫戍南方交通枢纽基辅!就在基辅的周边,德军已经布置了七个师的兵力,它们贴着沼泽地南部边缘排成一字长蛇阵,并建立的一道防御体系。

    这些部队不打算北上进入沼泽烂泥中作战,即便基辅当局已经获悉,二百多公里外的友军打了败仗。当战斗白热化时,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正是这群驻扎基辅的德意志大兵。可以说,634师的北上协助剿匪,已经是南方德军在兵力吃紧的情况下勉为其难的尽力而为。

    634师落得一个大败亏输,继续涉及沼泽地的战争,不就中了游击队的圈套?

    所以直到战事结束,基辅周边的德军正在做的,便是加强防线的防卫,以拱卫铁路枢纽——基辅。

    620师派遣一个步兵团北上利尔楚奇,此乃基辅方面唯一的“进攻性防御”之操作。

    北上的也不仅仅是该师的步兵团,一千余名伪警察也被派驻,再加上利尔楚奇原本的伪警察和德军驻军,武装人员总兵力居然高达四千人!

    刨去武装人员,城镇尚有六千名和平居民生活着。他们大部分是乌克兰人,仅有少量白罗斯人,犹太人是完全消失。

    城镇居民依旧在城镇附近的农田种植小麦、黑麦、土豆。因为原本的集体农庄体系被解散,农民恢复了自耕农状态。曾经被苏联消灭并流放的地主,他们不但回来了,在拿到土地后又成了德军的拥趸。

    至于相当数量的无土地农民,又不得不给这些地主打工,亦或者给德国打工,甚至一些城镇妇女以出卖自身的方式获得生存的粮食……

    身处战争时期,至少没有发生饥荒,城镇居民不得不在德军统治下低头,苟且的活着虽然屈辱,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居民在春天播撒麦种,待到八月底收获。至于马铃薯,居民今年已经收获了两次。不过大部分的马铃薯被德军征用,留给广大居民的粮食也就勉强糊口罢了。

    因此,对于月底的麦收,居民完全不报希望。届时所有的麦仁定被德军征用,人民只能祈祷着,德军会仁慈的留下一些麦穗于田地,并许可捡拾,亦或的在收麦时占领军能多给一些报酬。

    利尔楚奇镇的周边三公里大部分为麦田,麦子已经抽穗,距离成熟也就三个星期了。

    然北方的局势愈发的敏感,尤其是几天前,大批德国国防军,开着卡车、装甲车进驻城镇,就仿佛这里也变成战争前线。顿时闹的满城风雨人心惶惶,居民前传说着普里佩特沼泽的游击队主力将要杀过来。

    许多居民担心城镇变成战场,萌生的逃亡的念头。

    但伪警察向居民宣布:“德军在白罗斯战场完全击败匪徒,德军进驻城镇,意图在于攻击南逃的匪徒散兵游勇。所有人完全不用担心,继续准备麦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