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来自明斯克的动员兵

    第十六章 来自明斯克的动员兵 (第2/3页)

了德语就是德国人,比如说黑人、中国人,他们即使学会了德语依旧是劣等的。”

    所以杨明志不会同情他的敌人,再说苏军正在撤退,为了避免节外生枝最好还是如此。

    然而杀俘行为确实激怒了冯冯克。德军被俘士兵是成片的被枪毙,为了泄愤他们甚至一直暴尸荒野。愤怒全部转移到他新的目标,必须攻破明斯克外围所有的苏军防线。

    “快,都快点!所有人跟上!”

    杨明志注意到这是女人的声音,沿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可以看到,一众普通市民打扮的人正向战壕这边集结。

    为首的是一个女人,她手里还握着左轮枪,其制服也非常特别。士兵告诉杨明志,这人是契卡。

    “女人,契卡。怎么这么混乱,这人是来干嘛的?”

    “应该是传送新的命令,营长同志,你再看看她带来的人。”

    杨桃也放下吃的,她很好奇的看着新来的这群大胡子。他们很多人还穿着长衫戴着毡帽,有些人就像丈夫一样还戴着眼镜。

    杨明志有轻微的近视,当然为了提高逼格,体现知识分子的气质,眼镜颇为重要。

    很快的,夫妻俩就知晓了这些人的来意,一名军官甚至领了十几人走到杨明志跟前。

    两人互敬了军礼,军官便说道:“营长同志,这是你的新战友,你的新兵。”

    “新兵?你是说他们?”杨明志顿时觉得不可理喻,因为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兵。“难道苏联已经没人了吗?这些人难道是市民?”

    “具体来说是学生和教授,还有一些有志留下了战斗的人。”

    杨明志只觉得老毛子是疯了。一百多年前,拿破仑逼近莫斯科,俄法两军在博罗季诺大战,沙俄就抓了附近七千多民众参与战争。这么多年过去了,老毛子的尿性并未改变。

    “简直不可思议!我需要的起码也得是士兵,会开枪的士兵!”

    杨明志看着一个一样戴着眼镜的人,他明显有五十多岁。

    “先生,您该不会是什么大学的教师吧?!”

    “是的,我是明斯克大学的化学教授。”

    战争就是这么荒诞,老师和学生被拉上战场,难道指望他们抱着莫辛纳甘和敌人拼刺刀?

    军官不管那么多,一切都是命令。现在西方面军损失非常严重,巴甫洛夫除了把困在瓶颈区的部队向明斯克方向撤外,就只能在辖区内抓壮丁。

    一切年龄在16岁到60岁之间的苏联公民,都有义务上前线,凡是拒绝的将被看做“纳粹的支持者”。

    强硬手段把这些人送到战场,他们除了自身一点行李外什么也没有。

    就这样,第284步兵师得到了所谓的补充,杨明志知道,这些人上了战场本来就少有能活过第一场战斗,何况还是要和敌人最精锐的部队对抗。

    军官把人撂下就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