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昭化二十三年的第一场雪 下

    第三百八十七章 昭化二十三年的第一场雪 下 (第2/3页)

改改……别这么看着我,我可是为了你们好!”

    说着这话李辰安坐在了李文厚的对面,“二伯,”

    李文厚瞪了李辰安一眼:“此乃御书房,公办之处!请摄政王称呼下官为李尚书或者李大人!”

    李辰安耸了耸肩,“二伯,咱宁国五道,除了江南道之外,其余四道的税粮数据统计出来了没有?”

    李文厚拿李辰安没有办法,他捻了一撮茶丢入了茶壶中,将桌上的折子递给了李辰安,说道:

    “北漠道因荒人入侵,丢失包括九阴城在内的大片领地。”

    “北漠大将军夏侯卓早有上书,为了抵抗荒国军队,请朝廷将今岁北漠税粮留于北漠用作军粮,以便北漠边军抵御外敌。”

    “姬泰同意了。”

    “所以北漠的税粮并不没有运至京都。”

    “安南道,因吴国于无涯关外屯兵,赤焰军大将军燕基农也早有上书给姬泰,所以安南道的税粮也没有运至京都。”

    “江南道的税粮被劫,这就只剩下了蜀州道和岭东道两道。”

    “这两道的税粮倒是入了仓,谷麦共计二百一十二万八千六百七十二石,银两百二十五万三千四百八十三两,绢十六万三千七百六十二匹。”

    李辰安眉间微蹙,问道:“咱宁国有多少人多少户?”

    “五道七十二州在册人口大致在三千六百万之数,约七百二十万户。”

    李辰安沉吟片刻,经过这些日子的初步了解,他已知道宁国的税收种类主要有田赋和人丁税,合称赋役。

    所谓田赋,便是按田亩征收食物或货币。

    而人丁税则是按照人头摊派劳役或折为实物或者货币。

    这个人丁税就比较杂乱了,只要是成丁,都必须服徭役,若是家境殷实者,则可用钱粮代替。

    整个宁国的人口并不多,其中最繁华的江南道便占据人口的三成,也就是江南道有千万人口,而蜀州道和岭东道是宁国环境最差也最穷的两个道,两道人口共计也就千万。

    这一千万人大致也就是二百万户,却缴纳了二百一十二万八千六百七十二石的粮……平均每户缴纳了一石余,一石一百二十斤,也就是近一百三十斤的粮!

    这时代,水稻亩产最高的江南之地也不过两百来斤,而如蜀州和岭东这种地方,平均亩产必然减半。

    所以赋税之重,已至百姓难以承受。

    可就算是这样,收上来的这些税粮,却依旧不够朝廷的开销。

    如果遇上打仗亦或是灾年,这简直就是雪上加霜!

    他翻了翻这折子,没有去细看,而是看向了李文厚。

    “我以为,接下来宁国之国策,当改变!”

    李文厚拎着茶壶的手顿时一僵,“改变国策?如何改变?”

    “重工、重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