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六章 初秋 二

    第九百二十六章 初秋 二 (第3/3页)

一句:“兄台此言,似乎有些过于夸张。”

    “虽说这临水城有得天独厚之地利,虽说摄政王确有重建广陵水师之意图……但临水城的规模却太小了一些。”

    “另外,重建广陵水师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计。”

    “单单重建临水港,这便需要很长的时间。”

    “就算邹氏造船厉害,那需要从外地运来木材,也需要许多的匠人打造新的战船……这也需要很长的时间。”

    “在下以为这个很长……短则五年,长则……难以估量!”

    “因为说到底都会落在银子之上!”

    那男子站了起来,他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在大堂徐徐走了两步,忽的一顿,扫视了一下众人,极为自信的又道:

    “虽说摄政王当了两年的摄政王,虽说摄政王提出了振兴工商业这一重大国策,但众所周知,这两年里摄政王并没有亲自理政,咱宁国的国库……依旧空虚!”

    “打造一支新的水师,这便牵扯到方方面面,所需投入的银两,恐怕数以千万计!”

    “摄政王这一举措肯定是极好的,对这临水城也肯定是利好的。”

    “但需要时间啊……以在下之见,这便取决于国库何时有银子!”

    “摄政王回京登基为帝,在下相信他定会出更多的利国利民之国策,但一个国家财富的积累和在坐的每一位家族财富的积累并无二致。”

    “都是需要历经多年,甚至历经几代人兢兢业业的去创造才会积累下来的!”

    “故而,在下以为,未来定是美好的,但还不至于如这位兄台所说,江南道第三富裕之城必然是临水城……”

    “言之尚早!”

    “且观后效!”

    这男子回到了桌前坐下。

    片刻之后,满堂的商客们又交头接耳起来,对他的这番话深以为然!

    因为宁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字——

    穷!

    但坐在大堂角落处的陈丁卯却一捋长须微微一笑。

    他看向了谢同举,忽的说了一句:

    “明儿个,你帮老夫在玉泉街多买几个铺子!”

    这话被许多人听见。

    有人回头一瞧。

    “陈公……?”

    “您老这是看好临水城?”

    陈丁卯端起茶盏吹了吹,抬头,笑道:

    “老夫是看好摄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