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第八十六 异人六 (第1/3页)

    黄万祐 任三郎 黄齐 王处回  天自在 掩耳道士 抱龙道士 何昭翰 卢延贵 



    杜鲁宾 建州狂僧 刘甲  卢婴 赵燕奴



    --------------------------------------------



    黄万祐



    黄万祐修道于黔南无人之境,累世常在。每三二十年一出成都卖药,言人灾祸无不神验。蜀王建迎入宫,尽礼事之。问其服食,皆秘而不言。曰:“吾非神仙,亦非服饵之士。但虚心养气,仁其行,鲜其过而已。”问其齿,则曰:“吾只记夜郎侯王蜀之岁,蚕丛氏都郫之年,时被请出。尔后乌兔交驰,花开木落,竟不记其甲子矣。”忽一日,南望嘉州曰:“犍为之地,何其炎炎,请遣人赴之。”如其言,使至嘉州,市肆已为瓦砾矣。后坚辞归山,建泣留不住,问其后事,皆不言之。既去,于所居壁间见题处曰:“莫交牵动青猪足,动即炎炎不可扑。鸷兽不欲两头黄,黄即其年天下哭。”智者不能详之。至乙亥年,起师东取秦凤诸州。报捷之际,宫内延火,应是珍宝帑藏,并为煨烬矣。乃知太岁乙亥,是为青猪,为焚爇之明也。后三年,岁在戊寅土而建殂。方知寅为鸷兽,干与纳音俱是土,土黄色,是以言鸷兽两头黄。此言不差毫发。(出《录异记》。明抄本作《野人闲话》)



    【译文】



    黄万祐在黔南没有人烟的地方修道,经过几代人了,他一直在那个地方。每隔二三十年出来一次,到成都去卖药。他谈论别人的灾祸,没有一次不是神奇般的应验。蜀国王建把他迎接进宫,尽一切礼节来对待他。问他服用的是什么长寿药物,他严守秘密不跟人说,他说:“我不是神仙,也不是靠了服用什么药物;只是虚心寡欲地养气,端正自己的行为,少做过分的事而已。”问他多大岁数了,他则说:“我只记得夜郎侯做蜀国国王的时候,蚕丛氏以郫为京都的那些年,时常被请出来。从那以后,太阳与月亮交替出现,花开了叶落了,到底有多少年也记不得了。”忽然有一天,他朝南而远望着嘉州说:“犍为那个地方,大火烧得好凶呵,请派人赶去救灭!”照他说的派人到了嘉州,市场已经变成一片瓦砾。后来他硬要告辞回山,王建哭着挽留也留不住,问他以后的事,他什么也不说。走了之后,在他住处的墙上发现有个地方题着下面几句:“莫交牵动青猪足,动即炎炎不可扑。鸷兽不欲两头黄,黄即其年天下哭。”有学问的人也不能评细弄懂其中的含义。到了乙亥年,蜀国兴兵东伐,攻占了秦凤各个州。正在报捷庆祝胜利的时候,宫内起了火,一应珍宝钱财等收藏的物品,统统化为灰烬了。这才知道太岁乙亥之年是青猪年,是起火焚烧的日期。过了三年,岁在戊寅,王建逝世。这才知道寅为鸷兽,于与纳音都是土,土是黄色的,所以说鸷兽两头黄。黄万祐的这些预言,与后来发生的事情对比,分毫不差。



    --------------------------------------------



    任三郎



    凤州宾祐王鄑员外,时在相国满存幕中筹画,宾佐最为相善。有客任三郎者在焉,府中僚属咸与之相识,而独亲于王。居无何。忽谓王曰:“或有小失意,即吾子之福也。”又旬月,王忽失主公意,因称疾百余日。主公致于度外,音问杳绝。任亦时来,一日谓王曰:“此地将受灾,官街大树自枯。事将逼矣,叶堕之时,事行也。速求寻医,以脱此祸”王以主公之怒未息,深以为不可。任曰:“但三贡启事,必有指挥。”如其言,数日内三贡启。乞于关陇已来寻医。果使人传旨相勉,遽以出院例钱匹缎相遗,倍厚于常。王乃入谢,留宴,又遗采缬锦诱之物及其家。不旬,即促行北去。满相于郊外宴饯。临歧之际,仅二百余人。五六日至吴山县僦居,又十日至凤州。人言已军变矣,满公归褒中。同院皆死于难,王独免其祸。又其年至长安开化坊西北角酒肆中,复见任公。问其所舍,再往谒之,失其所在矣。(出《录异记》)



    【译文】



    凤州宾祐王鄑员外,当时在相国满存的府中做事,幕僚们跟他处得最好。有个门客任三郎也在相国府,府中幕僚们都跟他相识,但他只亲近王鄑。过不多久,任三郎忽然跟王鄑说:“你可能要发生失意的事,这就是你的福分呀!”又过了一个月,王鄑忽然使主公满相国不满意他,他便请了病假一百余天,没到相府上班。满相国已把此事放在度外,也不追问他的消息。任三郎仍然常到他这里来,一天,他对王鄑说:“此地要遭受灾难,大街上的大树要自行干枯。祸事快要发生了,落叶的时候,就要出事。快去请求相国找人医治,以解除这场灾祸。”王鄑以为相国的气还没消,这时去跟他说此事太不合适。任三郎说:“这次是三贡起事,一定有人指挥。”果然像他说的,几天之内三贡便起事了。求于关陇,已来寻救治之方。皇上果然派人传旨表扬他,相国立即拿出院中的钱和几匹绸缎来赠给他,比平常加倍厚待他。他到相府道谢,相国留他设宴招待,又赠各种珍贵的丝织品给他家里。不到十天,就催他立即起程往北方去,满相国在郊外设宴亲自为他饯行。分手的时候,送行的有二百人之多。走了五六天来到吴山县,租房子住了下来,又走了十天到达凤州。人们都说已经发生军变了,满相国已经回到褒中老家。与王鄑同院的人都死于祸乱,只有王鄑一人免受其难。那一年他来到长安开化坊西北角的一家酒店里,又见到了任三郎。王鄑打听了他的住处,再去拜访他时,已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



    黄齐



    黄齐者,蜀之偏裨也。常好道,行阴功有岁年矣。于朝天岭遇一老人,髭发皎白,颜色璎孺,肌肤如玉。与之语曰:“子既好道,五年之后,当有大厄,吾必相救。勉思阴德,无退前志。”其后齐下峡,舟船覆溺,至滩上,如有人相拯。得及于岸,视之,乃前所遇老人也,寻失所在。自是往往见之。忽于什邡县市中相见,召齐过其所居。出北郭外,行桤林中,可三二里,即到其家。山川林木,境趣幽胜。留止一宿,及明,相送出门,已在后城山内,去县七十余里。既归,亦话于人。(出《录异记》)



    【译文】



    黄齐是蜀国的一员偏将,爱好道家学说,善积阴德已有多年了。他在朝天岭上遇见一个老人,此人须发雪白,脸色却像小孩一样鲜艳红润,肌肤白嫩光滑如玉。他对黄齐说:“你既然爱好道家的思想,五年之后,你会有难,到时候我一定救你。你要时时善积阴德,不要改变原来的志向。”后来,黄齐沿江路过巫峡,船翻了掉到水里,被水冲到石滩上时,好像有人相救一样,很顺利地到了岸边。黄齐上岸后回头一看,救自己上岸的正是过去遇见的那个老人。转眼之间,老人就在原地不见了。从此之后,黄齐常常见到他。有一天,两人偶然间在什邡县城里相见了,老人招呼黄齐到自己住的地方去。出北门到了郊外,穿过一片桤木林,走了约二三里便到了老人的家。只见此处山川秀丽,林木成荫,环境幽静别致。老人留他在家里住了一宿,天亮后送他走出家门,刚走出老人的家门,却已站在县城后山里了,这里离县城有七十多里远。黄齐回去之后,也把自己的这次见闻告诉给别人。



    --------------------------------------------



    王处回



    王侍中处回常于私第延接布素之士。一旦有道士,庞眉大鼻,布衣褴褛,山童从后,擎柱杖药囊而已,造诣王公。于竹叶上大书“道士王挑杖奉谒。”王公素重士,得以相见,因从容致酒。观其谈论,清风飒然。处回曰:“弟子有志清闲,愿于青城山下致小道院,以适闲性。”道士曰:“未也。”因于山童处取剑,细点阶前土广尺余,囊中取花子二粒种子,令以盆覆于上。逡巡去盆,花已生矣,渐渐长大,颇长五尺已来,层层有花,烂然可爱者两苗。尊师曰:“聊以寓目适性,此则仙家旌节花也。”命食不餐,唯饮数杯而退。曰:“珍重,善为保爱。”言讫而去,出门不知所之。后王公果除二节镇,方致仕。自后往往有人收得其花种。(出《野人闲话》)



    【译文】



    侍中王处回常常在自己家里迎送和接待一些没有官禄的人士。一天,有一位道士到他家拜访,这位道士宽眉毛大鼻子,穿着破旧的布衣服,背后跟着个小童,拿的不外是柱杖药口袋之类,他在竹叶上写道:“道士王挑杖前来拜见!”王处回素来看重士人,便立即与道士相见,客客气气地敬酒。看到这个道士的言谈是那样清爽洒脱,王处回说:“弟子有志于清闲,愿在青城山下修造一座小小的道院,住在那里修心养性,以满足自己喜欢过清闲自在生活的心愿。”道士说:“不要这样做。”他便从小童手里取过宝剑,仔细地指点院阶前面一尺多见方的土地,从口袋里取出两粒花籽种下去,叫人用盆扣上。过了一会儿,把盆拿走后,花已经长出来了,只见它渐渐长大,足有五尺来高,每层叶子上都开出花朵,其中有两朵灿烂夺目,格外可爱。这位道士说:“这是仙家的旌节花,它可供你寓目适性。”王处回命人给道士摆上酒饭,他不吃饭,只喝了几杯酒就退席,说:“请你珍重,善自保全爱护自己。”说完就走了,出了门不知去了什么地方。后来王处回果然被任为两个节镇的节度使,开始在仕途上努力。自此之后,常常有人收得那枝“旌节花”的花种。



    --------------------------------------------



    天自在



    利州市廛中,有一人,披发跣足,衣短布襦。与人语,多说天上事。或遇纸笔,则欣然画楼台人物,执持乐器,或云龙鸾凤之像。夜则宿神庙中。人谓之天自在。州之南有市,人甚阗咽。一夕火起,烟焰亘天。天自在于庙中独语曰:“此方人为恶日久,天将杀之。”遂以手探阶前石盆中水,望空浇洒。逡巡有异气自庙门出,变为大雨,尽灭其火。掌庙者往往与人说之,天自在遂潜遁去。其后居人果为大火漂荡,始信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