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

    卷第一百三十五 征应一(帝王休征) (第3/3页)

敬重了。



    --------------------------------------------



    后周太祖



    后周太祖时,有李顺兴者,世传汉筑长安城之日,已为北面军王(明抄本“王”作“主”。)或隐或见,愚圣莫测。魏自永熙之后,权雄分据。齐神武兴军数十万,次沙苑,太祖地狭兵少,惧不当敌,计尽力穷。须臾兴来,太祖请其策谋。更无余语,直云:“黄狗逐黑狗,急走出筋斗。一过出筋斗,黄狗夹尾走。”语讫便去。于时东军旗帜服色尚黄,西兵用黑,太祖悟其言,遂力战,大破武于沙苑。(出《广古今五行记》)



    【译文】



    后周太祖的时候,有个叫李顺兴的人,世上人传说,在修建长安城的时候,他已做了北面的军帅。有时隐蔽有时出现,他是愚蠢还是圣明。人们都不能猜测。魏从水熙以后,争权夺势的斗争非常激烈。北齐神武兴起了数十万大军,停留在沙苑。当时太祖所占的地盘非常小,兵力也非常少,害怕抵挡不了,已经用尽了计策,竭尽了全力。不久李顺兴来了,太祖请他出主意想办法。他没有多余的话,直截了当地说:“黄狗逐黑狗,急走出筋斗。一过出筋斗,黄狗夹尾走。”说完就走了。在这时,东军的旗帜和穿的服装的颜色是黄色,而西军则是黑色。太祖明白了李顺兴话的意思,于是就竭尽全力作战,结果在沙苑打败了神武的军队。



    --------------------------------------------



    陈高祖



    陈高祖武帝受禅之日,其夜,有会稽人史溥,梦朱衣人,戴武冠,自天而下,手持金板,上有文字。溥视之,其文曰:“陈氏五主,三十四年。”遂凌空而上。(出《谈薮》)



    【译文】



    陈高祖武帝登上帝位的时候,那天晚上,有个会稽人叫史溥,他梦见了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戴着武士的帽子,从天而降,手里拿着金板,上面有文字。史溥看着,那上面的文字是:“陈氏有五代君主,共计三十四 年。”于是就升入空中而去了。



    --------------------------------------------



    隋文帝



    长安朝堂,即旧杨兴村,村门大树今见在。初周代有异僧,号为枨公,言词恍惚,后多有验。时村人于此树下集言议,枨公忽来逐之曰:“此天子坐处,汝等何故居此?”及隋文帝即位,便有迁都意。(出《西京记》)



    【译文】



    长安的朝堂,就是过去的杨兴村。村门前的大树现在还在那里。当初南朝周代有个非同一般的和尚,号叫枨公。说话不清楚,不真切,但大多数话都得到了验证。当时村人在这棵大树下集会议事,枨公忽然来驱赶他们说:“这是天子坐的地方,你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停留”。等到隋文帝即位,就有了迁都的想法。



    --------------------------------------------



    隋炀帝



    隋末望气者云:“乾门有天子气,连太原甚盛。”故炀帝置离宫,数游汾阳以厌之。后唐高祖起义兵汾阳,遂有天下。(出《感定录》)



    【译文】



    隋朝末年有个会看云气的人说:“乾门有天子气,一直连到太原非常旺盛。”所以炀帝就在此建造了离宫,并多次出游汾阳来压这股气。后来唐高祖在汾阳兴起义兵。于是就得到了天下。



    --------------------------------------------



    唐高祖



    唐高祖武德三年,老君见于羊角山。秦王令吉善行入奏,善行告老君云:“入京甚难,无物为验。”老君曰:“汝到京日,有献石似龟者,可为验。”既至朝门,果有邵州献石似龟,下有六字,曰:“天下安,千万日。”(出《录异记》)



    【译文】



    唐高祖武帝三年,老君现身于羊角山下,秦王叫吉善行进宫启奏,善行告诉老君说:“进京很难,没有用来做凭证的东西。”老君说:“你到京的那天,有一个奉献象龟一样的石头的人,可以做为证据。”等善行到了朝廷门前时,果然有个邵州人献上一块象龟一样的石头,石下面有六个字是“天下安,千万日”。



    --------------------------------------------



    唐太宗



    太宗诞之三日也,有书生皆高祖曰:“公是贵人,有贵子。”因目太宗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也,公贵因此儿,二十必能安民矣。”(出《感定录》)



    【译文】



    唐太宗生下三天的时候,有个读书人去对高祖说:“你是贵人,所以才有贵子。”接着又看着太宗说:“这个孩子有龙凤的姿色,这表明将来可以做皇帝。你因为有这个儿子,方才能富贵,二十岁就能安定人民生活。”



    --------------------------------------------



    唐齐王元吉



    唐齐王元吉于晋阳宫获青石,若龟形,文有丹书四字,曰:“李渊万吉。”元吉遣使献之,文字暎澈,宛若龟形,见者咸异焉。高祖曰:“不足信也。”乃令水渍磨以验之,数日浸而经宿磨之,其字愈明。于是内外毕贺。高祖曰:“上天明命,贶以万吉,孤陋寡薄,宁堪预此。宜以少牢祀石龟而酹送之。”(出《广德神异记》)



    【译文】



    唐朝齐王李元吉在晋阳宫得到了一块青色的石头,形状很象龟,上面有用红色笔写的四个字:“李渊万吉”。元吉派使者献石,文字非常清楚好象龟的形状,看见的人都感到十分奇怪。高祖说:“不足以相信。”就叫人用水浸泡摩擦来验证。浸泡了好几天,整夜的摩擦,而石上的文字却更加清楚了。于是宫内外全都庆贺。高祖说:“上天有命,祝赐万吉,我学识浅薄,宁肯受这种安排。应当用猪羊祭祀龟石,洒酒祭典后再送给他。”(指李渊)。



    --------------------------------------------



    唐中宗



    唐中宗为天后所废于房陵,仰天而叹,心祝之。因抛一石于空中曰:“我后帝,此石不落。“其石遂为树枝冨挂,至今犹存。又有人渡水,拾得古镜,进之。帝照面,其镜中影人语曰:“即作天子。”未浃旬,复居帝位。(《出独异志》)



    【译文】



    唐中宗被武后废弃在房陵。他望着苍天而叹息,心里默默的祈祷着,便向空中投去了一个石子说:“我以后还能做皇帝,这块石头就不落地。”这块石头扔上去真就没有落下来,被一个树枝缠挂住,到现在还保存着。另外还有一个人过河,拾到了一面古镜,把它献给了皇帝,皇帝照着镜子,那镜子里的影子说:“就要做天子。”没过十天,中宗又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



    唐相王



    唐安州都督杜鹏举,父子皆知名。中宗在位,韦后方盛,而鹏举暴卒。在冥司,鞫讯未毕,至王殿前,忽闻官曰:“王今当立相王为皇帝。”王起至阶下,见人身皆长二丈,共扶辇者百人。相王被兖冕,在辇中,鬼王见之迎拜,相王下辇答拜,如是礼成而出。鹏举既苏言之,时相王作相矣。后岁余,书皇后将危李氏,相王子临淄王,兴兵灭之,而尊相王为皇帝。乃召鹏举,迁其官。(出《记闻》)



    【译文】



    唐朝安州都督杜鹏举,父子都很有名望。中宗在位时,韦皇后势力正盛。一天鹏举突然死了。在阴司审讯还没有完毕,就被带到了阎王殿的前面。这时忽然听见有当官的说:“大王现在应立相王为皇帝。”大王起来走到台阶下,看见那些人身高全都有二丈,有一百多人一同推着辇车。相王穿着皇帝的礼服,坐在车里。阎王看见了迎上前去礼拜。相王也走下辇车来回拜。象这样的礼拜完了就走了。鹏举苏醒以后说了这件事。这时相王已经做相了。以后一年多,韦皇后将要害李氏,相王的儿子临淄王起兵消灭了韦皇后而推相王做了皇帝。于是就召见了鹏举,提升了他的官职。



    --------------------------------------------



    潞州别驾



    唐玄宗为潞州别驾,将入朝,有军州韩凝礼,自谓知五兆,因以食箸试之。既而布卦,一箸无故自起,凡三偃三起,观者以为大吉。既而诛韦氏,定天位,(“位”原作“保”,据明抄本改。)因此行也。凝礼起官至五品。(出《国史纂异》)



    【译文】



    唐玄宗做潞州别驾时,将要入朝。有个军州叫韩凝礼的人,自己说懂得五兆。于是拿着吃饭用的筷子做试验。不久摆开了筷子来占卜吉凶。一根筷子自己就站立起来了,共倒了三次又三次站立起来。观看的人认为是吉祥的象征。不久唐玄宗就灭了韦氏,确定了天位。因为这件事,韩凝礼做官到了五品。



    --------------------------------------------



    金蜗牛



    唐玄宗在藩邸,有蜗牛成天子字,在寝室之壁。上心惧之,以泥涂去。数日复如旧,如是者三。及即位,铸金银蜗牛数百枚,于功德前供养之。又有琢玉为之,后人时有得之者。(出《录异记》)



    【译文】



    唐玄宗在藩邸时,在他寝室的墙壁上有蜗牛形成了“天子”的字样。皇上心里很害怕,用泥把它涂掉了。过了几天又象原来那样。象这样的三四次。等到玄宗即位,就用金银铸造了一百个蜗牛在供桌前供养着,还有用玉石雕刻成的,后来的人有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