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

    卷第一百七十四 俊辩二(幼敏附) (第3/3页)

 后魏孝文皇帝尝殿会群臣酒酣欢极,帝因举卮属群臣及亲王等酒曰:\"三三横,两两纵,谁能辨之赐金钟。\"御史中尉李彪曰:沽酒老妪瓮注砙,屠儿割肉与称同。尚书左丞甄琛曰:吴人浮水自云工,技儿掷袖在虚空。彭城王勰曰:\"臣思解此是习字。高祖即以金钟赐彪。朝庭服彪聪明有如。甄琛和之亦速。(出《伽蓝记》)



    【译文】



    北魏的孝文皇帝曾经举行盛大的文武百官宴会,当酒喝得非常畅快高兴的时候,皇帝举杯向大臣和亲王们敬酒说:\"三三横,两两纵,谁能猜着赐金杯。\"御史中尉李彪说:\"沽酒老妪瓮注砙,屠儿割肉与称同。\"尚书左丞甄琛说:\"吴人浮水自云工。技儿掷袖在虚空。\"鼓城的王勰说:\"我猜谜底是个\'習\'(习)字。\"高祖皇帝便把金杯赏赐给了李彪。官员们都佩服李彪聪明有见解,而甄琛和的也很快。



    ----------------------------------------



    班蒙



    唐太保令狐相绹,出镇淮海日支使班蒙与从事俱游大明寺之西廊。忽观前壁所题云: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尺一,点去冰旁,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然,除却双勾两日全。诸宾幕顾之,驻足良久,莫之能辨。独班蒙曰:一人岂非大字乎?二曜者日月,非明字乎?尺一者十一寸,非寺字乎?点去冰,水字;二人相连,天字;不欠一边,下字;三梁四柱而烈火然,无字;两日除双勾,比字;得非大明寺水,天下无比乎?\"众皆洗然曰:黄绢之奇智,亦何异哉!称叹弥日。询之老僧曰:顷年有客独游,题之而去,不言姓氏。(出《桂苑丛记》)



    【译文】



    唐朝的太保衔宰相令狐绹离开朝廷镇守淮海的时候,带领班蒙和几位从事一同游览大明寺的西廊。他们忽然发现前面的墙壁上有题字,内容是:\"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一尺,点去冰傍,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然,除却双勾两日全。\"各位宾客和幕僚看了,站在那里很长时间,都无法解释。只有班蒙说:\"一人不是个大字吗;二曜是日月,不是明字吗;尺一为十一寸,不是寺字吗;点去水(冰),水字;二人相连,天字;不欠一边,下字;三梁四柱而烈火然,无(无)字;两日除双勾,比字。连起来不就是\'大明寺水,天下无比\'吗!\"大家恍然大悟说:\"杨修破解\'黄绢幼妇\'隐语的奇异智慧也不过如此!\"大家赞叹了一整天,又去询问老和尚。老和尚说:\"去年有一个独自游览的客人题了这段隐语以后就走了,他没有说出自己的姓名。\"



    ----------------------------------------



    幼敏



    陈元方



    汉末,陈太丘实与友人期行,过期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其子元方,年七岁,在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君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时,过申(明抄本申作中)不来,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遂入门不顾。(出《商芸小说》)



    【译文】



    汉朝末年,太丘陈实与朋友约定一同出门,过了约定的时间朋友没来,陈实便自己走了。陈实走了以后朋友才到,陈实的儿子,七岁的陈元方正在门外玩耍。陈实的朋友问陈元方说:\"你父亲在吗?\"陈元方说:\"等你不来,已经走了。\"陈实的朋友生气地说:\"不是人,与人约好一块走,却扔下别人自己走了。\"陈元方说:\"你与父亲约定今天中午见面,过时不来,则是没有信用,当着儿子骂父亲,则是无礼。\"陈实的朋友惭愧地下车去拉陈元方的手,陈元方走进门去不理他。孙策    吴孙策年十四,在寿阳诣袁术。始至,俄而刘豫州备到,便求去。袁曰:\"刘豫州何关君?\"答曰:\"不尔,英雄忌人。\"即出,下东阶,而刘备从西阶上,但转顾视孙之行步,殆不复前。(出《语林》)



    【译文】



    东吴的孙策十四岁那年去寿阳拜见袁术。刚到不一会儿。豫州牧刘备就来了,孙策要走。袁术说:\"刘豫州来和你有什么关系?\"孙策回答说:\"不然,英雄互相妒忌。\"说完就往外走。他从东面台阶下去,刘备从西面台阶上来,只是转头看孙策走路的资势,却不再往前走了。



    ----------------------------------------



    钟毓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令卿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问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汁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出?\"会对曰:战战栗栗,汗不得出。\"又值其父昼寝,因共偷服散酒,其父时觉,且假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问之,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出《小说》,明抄本作出《世说》)



    【译文】



    钟毓和钟会从小就有美名。十三岁的时候魏文帝听到了他俩的名声以后,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叫你的两个儿子来。\"于是钟毓和钟会按命令来朝见魏文帝。钟毓的脸上有汗水,魏文帝问他:\"你脸上为什么有汗?\"钟毓回答说:\"战战惶惶,汗如水出。\"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出不来。\"有一天,他俩的父亲白天睡觉,他俩一块偷散酒喝,他们的父亲觉察到了,仍然装睡观察他俩。钟毓先行礼后喝酒,而钟会是喝酒不行礼。父亲询问他俩,钟毓说:\"酒是礼仪用品,所以不敢不行礼。\"又问钟会:\"你为什么不行礼?\"钟会说:\"偷本就是非礼的行动,所以用不着行礼。\"



    ----------------------------------------



    孙齐由



    孙齐由、齐庄二人小时诣庾公。公问齐由何字,曰:\"齐由。\"公曰:\"欲何齐邪?\"曰:\"齐许由。\"又问齐庄何字,答曰:\"齐庄。\"公曰:\"欲齐何邪。\"曰:\"齐庄周。\"公曰:\"何不慕仲尼而慕庄周?\"答曰:\"圣人生知,故难慕。\"庾公大喜小儿答对。(出《世说新语》)



    【译文】



    孙齐由和孙齐庄两个人小时候拜见庾公。庾公问齐由叫什么名字,齐由说:\"齐由。\"庾公问:\"想要和谁\'齐\'啊?\"齐由回答:\"同许由齐\"。庾公又问齐庄叫什么名字,齐庄说:\"齐庄。\"庾公又问:\"想要向谁看齐啊!\"齐庄说:\"和庄周齐名。\"庾公说:\"为什么不羡慕孔子而羡慕庄周呢?回答说:\"圣人生而知之,所以难以羡慕。\"庾公对小孩的回答非常满意。陆琇    后魏东平王陆俟,代人也,聪悟有才略。子馥有父风。高崇见而赏之,谓朝臣曰:\"吾常叹其父智过其躯,此逾于父矣。\"为相州刺史,迁太仆。馥子琇,年九岁。馥谓曰:\"汝祖东平王有十二子,我为嫡长,承袭家业。吾今年老,属汝幼童,讵堪为陆氏宗首乎?\"琇对曰:\"苟非斗力,何患童稚。\"馥奇之,立为嫡。(出《谈薮》)



    【译文】



    北魏的东平王陆俟是世袭的王位,他聪明而有谋略。他的儿子陆馥保留了父亲的风格,高宗皇帝看见他赞赏地对大臣们说:\"我经常感叹他父亲的才智超过了身体,而他的才智又超过了他父亲。\"陆馥的官职是相州刺史,后来又改任太仆。他的儿子陆琇才九岁。陆馥对儿子说:\"你祖父东平王有十二个儿子,我是嫡传长子,继承了家业。我如今已经老了,将来属于你这个小孩。你能否担陆氏家族的首要继承人?\"陆琇说:\"又不是斗力,何必担心年龄小。\"陆馥很惊奇,把陆琇立为继承人。



    ----------------------------------------



    王绚



    宋王景,僧朗之子,美风貌,善玄言。与谢庄、张畅、何偃,俱有盛名。于是景文本名彧。与明帝名同,故称字。长子绚年五六岁,警悟。外祖何尚之赏异焉。尝教读《论语》,至郁郁乎文哉,因戏之曰:可改邪邪乎文哉。绚应声答曰:尊者之名,安可为戏,便可道草翁之风则舅。论语曰:草上之风则偃,偃尚之子也。绚卒于秘书丞。(出《谈薮》)



    【译文】



    刘宋时代的王景是王僧朗的儿子,他的相貌俊美,风度高雅,善于讲精微玄妙的语言。他和谢庄、张畅、何偃,都很有响亮的名声。原来王景的名字叫王彧。因为与明帝同名。所以改成\"景\"字。王景的长子王绚才五六岁,就非常机敏聪慧。他的外祖父何尚之很欣赏他,曾经教他读《论语》。念到\"郁郁乎文哉\"一句,同他开玩笑说:\"可以改成\'邪邪乎文哉\'吗?\"王绚应声回答说:\"尊贵人物的名字,怎么可以开玩笑。那么也可以说\'草翁之风则舅\'了。\"《论语》上有\"草上之风则偃\"一句,而\"偃\"是何尚之的儿子。王绚后来担任秘书丞。死在任职期间。



    ----------------------------------------



    萧遥欣



    南齐曲江公萧遥欣少有神采干局。为童子时,有一小儿左右弹飞鸟,未尝不应弦而下。遥欣谓之曰:凡戏多端,何急弹此?鸟自云中翔,何关人事?小儿感之,终身不复捉弹。尔时年十一。士庶多竞此戏,遥欣一说,旬月播之,远近闻者,不复为之。(出《谈薮》)



    【译文】



    南齐曲江公萧遥欣从小就有神采和办事的才能。他还是儿童时,看见有一个小孩在附近用弹弓射杀飞鸟,没有不应声而落的。萧遥欣对他说:\"游戏的玩法很多,为什么要把飞鸟打下来。鸟儿在云中飞翔,哪里碍着人的事了!\"孩子受了感动,终身不再打鸟。当时萧遥欣才十一岁。当地的民众都愿意打鸟比赛取乐,萧遥欣的话,在一个月的时间传播开来,远近的人们听了,从此不再打鸟。



    ----------------------------------------



    房氏子



    唐韦陟有疾,房尚书琯使子弟问之。延入卧内,行步悉籍茵毯,房氏子袜而登阶,侍婢皆笑之。举朝以为韦氏贵盛,房氏清俭。俱为美谈。(出《国史补》)



    【译文】



    唐朝的韦陟生病了,尚书房琯派子弟去探望。来到韦陟的卧房,地上全都铺着毛毯。房氏子弟穿着袜子登上台阶走了进去,奴婢们全都嘲笑他们。满朝的官员都认为,韦陟的家庭尊贵富足,房琯的家庭清廉朴素,都是人们乐于称道的好事。



    ----------------------------------------



    张琇



    张童子者名琇,审素之子也。开元二十二年,琇杀殿中侍御史杨万顷于阙下,复父仇也。初审素受赇事发,诏万顷按之。万顷按审素过入,故坐诛,家属徙边。琇会赦得还,时未冠,乃追复前怨,与其弟瑝手刃万顷于都城。闻者骇之。帝嘉其孝,将释之。有司以专杀抗论,琇坐死。时人哀之,葬于邙山,为疑冢焉:盖惧杨宗之所发也。故虞部员外郎顾云诔之曰:\"冒法复仇,信难逃于刑典,忘身徇孝,诚有契于礼经。且从古以来,谁人不死?得其死矣,夫可恨欤?\"(出《顾云文集》)



    【译文】



    少年张琇是张审素的儿子。开元二十二年张琇在皇宫门外杀死了殿中侍御史杨万顷,报了父仇。当初张审素受贿的事情泄露,由杨万顷审理。杨万顷在审理中偏激有过失。导致了张审素被诛杀,家属迁往边远地区。张琇遇到大赦回到京城时,还未成年。他为了复仇和弟弟张琇把杨万顷刺杀于京城。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感到惊讶。皇帝赞赏他的孝心,想要释放他。办案机关以他是故意杀人提出异议,最后将张琇处死,张琇被葬在邙山,没有标明坟墓的位置,因为怕杨万顷家里的人掘墓。虞部员外郎顾云写了一篇悼念张琇的文章说:\"冒犯法律复仇,实在难逃刑法的追究,舍身忘死尽孝,符合仪礼周礼。况且从古以来,谁人不死。死得其所,了却恩怨。\"



    ----------------------------------------



    浑瑊



    浑太师瑊年十一,随父释之防冬。朔方节度张齐丘戏问:\"将乳母来否?\"其年立跳荡功。后二年,拔石堡城,收龙驹岛,皆有奇效。(出《国史补》)



    【译文】



    太师浑瑊十一岁的时候,随父亲浑释之参加冬季边境防卫,朔方节度使张齐丘同他开玩笑说:\"带乳母来了吗?\"当年浑瑊就立下了突袭破敌的功劳。二年后,在攻破石堡城和收复龙驹岛的战役中,他都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