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卷第二百三十一 器玩三 (第1/3页)

    张华 晋惠帝 许逊 陶贞白 张祖宅 唐仪 唐中宗 宋青春 武胜之  李守泰 陈仲躬 曹王皋 渔人



    ----------------------------------------



    张华



    晋张华,生性聪慧。好观奇异图纬之学,捃拾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世间里闾所说,撰《博物志》四百卷,奏武帝。帝曰:"卿才十倍万代,博识无伦。记事采言,多所浮妄。宜删翦无据,以见成交。昔仲尼删诗书,不("不"字原缺,据《拾遗记》补)及鬼神幽昧之事,不言怪力乱神。今见卿此志,惊所未闻,异所未见,将繁于耳目也。可更芟截浮疑,分为十卷。"即于御前赐青铁砚。此铁是于阗国所献,铸为砚。又赐麟角管,此辽西国所献也。侧理纸万番,南越所献也。汉言"陟厘","陟厘"与侧理相乱。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斜侧,因为名焉。(出《王子年拾遗记》)



    【译文】



    晋朝人张华,生得聪明慧敏,喜爱读图谶纬书等奇异的书籍,广泛收集天下的遗闻逸事。从古代文字、书简起,考证神怪以及世间街头巷闾的传说,撰写成《博物志》一书,共一百卷,奏献给武帝。武帝说:"你的才干超过万代十倍,知识广博没有人能和你相比。但是你所记载的事情、采集的传说,多数都根据不足,或者原本就属于虚妄之谈。因此,应该将那些没有根据的删去,才能成为一本书。昔年,孔仲尼改删定《诗》、《书》,在删定的《诗》、《书》上面,不记载神鬼阴司的事情,也不谈特异的妖力和各种仙神方士。现在看到你的这部书,记载的都是让人惊异从未听说过的和从未见到过的事情,会杂乱人的耳目的。因此,可以进一步删节去虚浮、尚未有定论的那些记载,经整理可分为十卷,就可以啦。"说完,当即赐给张华青铁砚一方,是用于阗国进献的铁铸的;麟角笔一支,此笔是辽西国进献的;侧理纸万张,此纸是南越国进献的,我们华夏叫它为"陟厘"。"陟厘与"侧理"音相谐。南越人用海中苔类植物造的纸,它的纹理纵横斜侧,因此名叫"侧理"。



    ----------------------------------------



    晋惠帝



    晋惠帝元康三年,武库火。烧汉高祖斩白蛇剑、孔子履。咸见此剑穿屋飞去,莫知所向。(出《异苑》)



    【译文】



    晋惠帝元康三年,京都武器库房失火,烧掉了汉高祖刘邦斩白蛇的那柄宝剑和一双孔子穿过的鞋。在现场围观的人,都看到了在烟火滚滚中,汉高祖的那柄斩白蛇剑穿透库房的屋顶飞去。但都不知道它飞向哪里去了。



    ----------------------------------------



    许逊



    西晋末,有旌阳县令许逊者,得道于豫章西山。江中有蛟蜃为患,旌阳没水,拔剑斩之,后不知所在。顷鱼人网得一石,甚鸣,击之,声闻数十里。唐朝赵王为洪州刺史,破之,得剑一双。视其铭,一有"许旌阳"字,一有"万仞"字。一有"万仞师"出焉。(出《朝野佥载》)



    【译文】



    西晋末年,有个旌阳县令叫许逊,在豫章西山得道。江中有蛟蜃兴妖作怪为害百姓,许逊潜入江水中,挥剑斩杀了这只蛟蜃,后来就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过了一会儿,渔人打鱼网上来一块石头,很能鸣响,敲击它,发出的鸣声几十里以内都能听得到。到了唐朝,赵王任洪州刺史时,将这块石头击破,得宝剑一双。看看宝剑上的铭文,一只上刻有"许旌阳"三个字,一只上刻有"万仞"二字,那只刻有"万仞师"的剑流传于世。



    ----------------------------------------



    陶贞白



    梁陶贞白所著《太清经》,一名《剑经》。凡学道术者,皆须有好剑镜随身。又说。干将、莫耶剑,皆以铜铸,非铁也。(出《尚书故实》)



    又贞白隐居贝都山中,尝畜二刀,一名善胜,一名宝胜。往往飞去,人望之,如二条青蛇。本传具载。(出《芝田录》)



    【译文】



    梁朝陶贞白著有《太清经》一书,还有一名叫《剑经》。上面说:"凡是学道术的人,都必须备有宝剑、宝镜随身带着。"又说:"干将、莫耶两柄名剑,都是用青铜铸造的,不是用铁铸造的。"



    又:陶贞白隐居在贝都山中,曾经有两把刀,一把叫"善胜",一把叫"宝胜"。这两把刀,常常能自行飞去,人们看见它们飞走的样子,象是两条青蛇。《本传》上有这件事情的记载。



    ----------------------------------------



    张祖宅



    唐乾封年中,有人于镇州东野外,见二白兔。捕之,忽却入地,绝迹不见。乃于入处掘之,才三尺许,获铜剑一双,古制殊妙。于时长史张祖宅以闻。(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高宗乾封年间,有人在镇州东郊的野外,看见两只白兔,想捉到它们。忽然这两只白兔钻入地里不见了。这个人在白兔钻入地里的地方挖掘查找,才挖进去三尺多深,得到铜剑一双,是古剑,作工异常特殊精妙。这件事情,当时是在长史张祖家听到的。



    ----------------------------------------



    唐仪



    唐上元年中,令九品以上,佩刀砺等袋。彩帨为鱼形。结帛作之。取鱼之象,(明抄本"之象"作"众鲤")强之兆也。至天后朝乃绝。景云之后,又复前饰。(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高中上元年间,朝廷命令九品以上的官员,必须佩带装有刀、砺石等的饰袋。饰袋的作法是"先在彩帕上绘出鱼形,再用丝线绣出真色的图案,缝制成袋,象鱼的样子,兆示强盛。"到武则天临朝执政时,才杜绝佩带这种鱼袋。到睿宗景云年间,又恢复了这种佩饰。



    ----------------------------------------



    唐中宗



    唐中宗令扬州造方丈镜。铸铜为桂树,金花银叶。帝每常骑马自照,人马并在镜中。(出《朝野佥载》)



    【译文】



    唐中宗命令扬州的地方官吏给他制作一面一丈见方的镜子。在铜镜上铸出桂树,再镶嵌金花银叶。中宗常常骑马照这面巨镜,人马都可以照进镜子里。



    ----------------------------------------



    宋青春



    唐开元中,河西骑将宋青春骁果暴戾,为众所推。西戎尝岁犯边境,青春每临阵,必独运剑大呼,执馘而旋,未尝中锋镝。西戎惮之,一军咸赖焉。后吐蕃大北,获生口数千。军(军原作里,据明抄本改。)帅令译问衣大虫皮者,尔何不能害之。答曰:"但见青龙突阵而来,兵仞所及,若叩铜铁,以为神助将军也。"青春乃知剑之灵。青春死后,剑为瓜州刺史季广琛所得。或风雨后,迸光出室,环烛方丈。哥舒翰镇西凉,知之。求易以他宝,广琛不与。因赠之诗曰:"刻舟寻已化,弹铗未酧恩。"(出《酉阳杂俎》)



    【译文】



    唐玄宗开元年间,河西骑将宋青春骁悍暴戾,手下的将士非常推崇他。西戎(按:古代称西部边疆的少数民族为"西戎"。)常年侵犯边镜,宋青春每次与入侵者接战,必定是一个人手挥宝剑大声吼叫着冲入敌军,割下被他杀死的敌军将士的左耳凯旋而归,从未中过敌军的刀、箭。西戎军都惧怕他。我方全军也都仰仗着他击退入侵的敌军。后来,前来进犯的吐蕃军被打得大败,俘虏数千人。我军统帅让翻译问一个穿虎皮衣裳的敌军俘虏:"你们为什么不能伤害我方的宋将军呢?"这个俘虏回答说:"每次宋将军临阵,都见到一条青龙突阵而来。宋将军手中的那把利剑,所到之处象接撞铜铁似的,我们手中的兵器纷纷被它砍断。我们都认为他是有神力相助的将军啊!"到这时,宋青春才知道他用的是把通灵宝剑。宋青春死后,这把宝剑落入瓜州刺史季广琛手中。有时在风雨过后,这把宝剑会自行迸发出光芒,照耀周围一丈远的地方。哥舒翰镇守西凉时,得知这把宝剑的灵性,曾用别的珍宝向季换取它。季广琛不换,赠诗说:"按照船上的刻印去寻剑,谁知剑已经神化而去;我弹着剑鞘跟你说:这把宝剑还没有酬报我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