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

    卷第二百八十四 幻术一 (第2/3页)

-------------------------------



    扶娄国人



    南垂有扶娄之国。其人善能机巧变化,易形改服,大则兴云雾,小则入纤毫。缀金玉毛羽为衣服。能吐云喷火,鼓腹则如雷霆之声。或为巨象、狮子、龙、蛇、犬、马之状。或为虎口中生人,或于掌中备百兽之乐,宛转屈曲于指间。人形或长数分,或复数寸,神怪倏忽,炫(炫原作佳。据明抄本改。)丽于时。乐府皆传此伎,至末(末原作宋。据明抄本改。)犹学焉,得粗得精,代代不绝,乃俗谓之婆侯伎,则扶娄之音讹耳。(出《拾遗记》)



    【译文】



    南疆有个扶娄国,那里的人都善于变幻之术,易容貌改服饰。他们大则大到兴起云雾,小则小到钻入纤毫之中。他们的衣服缀金戴玉,挂着羽毛。他们能吐云喷火,鼓起肚子就会传出轰轰雷声,或者变成大象狮子龙蛇犬马的样子,或者从老虎口中钻将出来,或者让各种动物在掌上尽情欢乐,让它们盘旋舞蹈于手指之间。他们的身体有时长数分,有时缩数寸,神神怪怪,变化于倏忽之间。他们这套变化之术,炫丽于当时,每个音乐官署里都传授此术,到了前朝末代还在学习呢。有的学得粗浅,有的学得精深,代代流传不绝。这套变幻之术,民间欲称婆侯伎。"婆侯"乃是"扶娄"二字的讹音。



    ----------------------------------------



    徐登



    闽中有徐登者,女子化为丈夫。与东阳赵  并善方术。时遭兵乱,相遇于溪,各矜其所能。登先禁溪水为不流,  次禁枯柳为生稊。二人相视而笑。登年长,师事之。后登身故,东入长安。百姓未知笑而不应,屋亦不损。又尝临水求渡,船人不许。乃张盖坐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于是百姓敬服,从者如归。长安令恶而杀之。民立祠于永宁,而蚊蚋不能入。(出《水经》)



    【译文】



    福建有个叫徐登的人,他是由女子变成男人的。他与东阳郡的赵  都善于方术,当时兵荒马乱,二人在溪水边相遇。他们开始都认为自己的本事大。徐登先露出一手,让溪水停住不流;赵  接着施展本领,让枯死的柳树长出茂密的枝叶。二人不由相视一笑。徐登年龄大些,赵  便拿他当作老师对待。后来徐登死了,赵  便向东进了长安城。这里的百姓都不认识他。他便跳上房顶,用鼎来烧火煮饭。这家的主人感到很吃惊,便大声责怪他。赵  却笑而不答,房子也一点没有损坏。接着,他又来到河边想渡过去,船家不许他上船;他便打开雨伞坐在当中,一声长啸,呼来一阵狂风,将他送到了对岸。于是,百姓们都很敬服他,拜他为师的人如潮水般涌来。长安县令对赵  深恶痛绝,便将他杀害了。老百姓在永宁为他修了一座祠堂,连蚊蚋之类的昆虫都无法入内。



    ----------------------------------------



    周眕奴



    魏时,寻阳县北山中蛮人,有术,能使人化作虎。毛色爪身悉如真虎。乡人周眕有一奴,使入山伐薪。奴有妇及妹,亦与俱行。既至山,奴语二人云:"汝且上高树去,我欲有所为。"如其言。既而入草,须臾,一大黄斑虎从草山,奋越哮吼,甚为可畏。二人大怖。良久还草中,少时复还为人,语二人:"归家慎勿道。"后遂向等辈说之。周寻复之,乃以醇酒饮之,令熟醉。使人解其衣服,乃身体事事祥视,了无异。唯于髻发中得一纸,画作虎,虎边有符,周密取录之。奴既唤醒,问之。见事已露,遂具说本末,云:"先尝于蛮中告籴,有一蛮师云有此符,以三尺布,一斗米,一只鸡,一斗酒,受得此法。"(出《冥祥记》)



    【译文】



    魏时,寻阳县北山中居住着一伙蛮子,他们颇有法术,能把人变成老虎,全身上下跟真虎毫无二致。当地人周眕有一个奴仆,主人派他进山砍柴。这奴仆还有妻子和妹妹,也一同前往。刚到山上,这奴仆便对妻子和妹妹二人说:"你们暂且爬到高高的树上去,我将要有个大的举动。"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既而钻进了草丛。有顷,一只大黄斑猛虎从草丛中蹿出来,狂奔吼啸,十分可怕,把那两个女人吓得乱叫。过了一会儿,老虎又回到草丛。倏尔又还原为人。这奴仆对妻子和妹妹说:"回家千万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后来,这两个女人却把此事跟同伴们说了。人们商量了一下,用酒把他灌醉,然后解开他的衣服,整个身体各处都仔细看过,却未发现有什么异常,只是在发髻中找到一张纸,上面画着一只老虎,老虎旁边有咒符。有人小心翼翼抄录那咒符。那奴仆被唤醒后,遭到人们的盘问,见事已败露,只好道出真相。他说:"我先前曾经去找那伙蛮子买粮食,有位蛮师说他有这种咒符。于是,我就用三尺布、一斗米、一只鸡、一斗酒,学成了这种法术。"



    ----------------------------------------



    赵侯



    晋赵侯少好诸术,姿形悴陋,长不满数尺。以盆盛水作禁,鱼龙立见。侯有白米,为鼠所盗。乃披发持刀,画作地狱,四面为门。向东啸,群鼠俱到。咒之曰:"凡非啖者过去,盗者令止。"止者十余,剖腹看脏,有米在焉。曾徒跣须屐,因仰头微吟,双屐自至。人有笑其形容者,便阳设,以酒杯向日,(《异苑》日作口。)即掩鼻不脱,仍稽颡谢过。着地不举。永康有骑石山,山上有石人骑石马,侯以印指之,人马一时落首,今犹在山下。(出《异苑》)



    【译文】



    晋代,赵侯年轻时喜好各种法术,显得十分憔悴和丑陋,他身高不到数尺。他用盆盛水作幻术,鱼龙立刻显现出来。他有不少白米,却常被老鼠盗食。于是,赵侯就披头散发地操起刀,在地上画一座地狱,四面是门。他朝东吼叫几声,一大群老鼠都赶到了。念咒语道:"凡是没有偷吃白米的过去,偷吃的给我站住!"共有十几只老鼠站住了。他便将其剖腹查内脏,果然肚子里还有白米粒呢。他有一次光着脚正需要鞋,便仰着脑袋小声叨咕了几句,一双鞋便从天而降。有人笑话他形容丑陋,他便在白天作幻术,举起酒杯朝着太阳放到鼻子上,酒杯不掉,他还能叩首致谢,着地不举。永康县境内有座骑石山,山上有个石人骑着一匹石马。他用自己的印章一指,那石人和石马的脑袋便同时落地,现在还在山下面。



    ----------------------------------------



    天竺胡人



    晋永嘉中,有天竺胡人来渡江南。有幻术,能断舌吐火,所在人士聚观。将断舌,先吐以示众。然后刀截,血流覆地。乃烧取置器中,传以示人。视之,舌半犹在。既而还取,合续之,有顷如故,不知其实断否也。尝取绢布与人各执一头,中断之。已而取两段,合祝之,绢布还连续,故一体也。又取书纸及绳缕之属,投火中,众共视之,见其烧爇了尽。乃拨灰,举而出之,故向物也。(出《法苑珠林》)



    【译文】



    晋代永嘉年间,有位天竺国胡人来到江南。他会作幻术,能够割断舌头吐出火来,周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