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

    卷第三百二十 鬼五 (第2/3页)

;载公曰:"坏我甘罗,不可得,此人无所苦,我试之耳。"逊闻此,即还船,须臾。岸上有物来。赤如百斗篅,长二丈许,迳来向船,逊便大呼:"奴载我船,不与我牵。不得痛手,方便载公甘罗。今欲击我,今日要当打坏奴。"甘罗忽然失却,于是遂进。(出《续搜神记》)



    【译文】



    开平年间,徐州刺史索逊坐船到晋陵去。天黑时出发,船沿河岸去了几里地时,有个人要求搭船,说:"我家在韩家坟,脚痛得走不动了,请让我搭你的船去吧"。四更时到了韩家坟那人就上岸走了。索逊和另一个人拖着船过一个渡口,很费力气,就骂那个人说:"你坐我们船走了好几里,只管走了也不来帮忙拉拉船,怕你的手痛是不?"那人就回来帮着拉船,船一点也不费力就过了渡口,那人就走进韩家坟去了。索逊怀疑那是鬼,就派人跟在后面偷偷观察。那人走到坟墓中就不见了。过了一会那人又出来走到一个坟前喊道:"载公!"坟里就钻出个人来答应。那人说:"刚才搭一个人的船回来,没帮他们拉船,他们就要打我。我要去报复他们,把你的大甘罗借给我用用。"载公说:"借给你甘罗弄坏了,我没处再弄到。"那人没办法,只好说,"我不过试试看。"索逊听到这里就跑回船上。不一会儿就见岸上来了个东西,空空地像个能装一百斛粮食的大囤子,有两大多长,直着站船冲过来,索逊就大叫道:"你这个家伙白坐我的船,怕手痛不帮忙拉船,又借了载公的甘罗来撞我,看我今天不打烂你这个东西!"大囤了顿时消失,他们才接着上路了。



    ----------------------------------------



    冯述



    上党冯述,晋元熙中,为相府将。假归虎牢,忽逢四人,各持绳及杖,来赴述,述策马避焉。不肯进,四人各捉马一足,倏然便倒河上。问述:"欲渡否?"述曰:"水深不测,既无舟楫,何由得过?君正欲见杀耳?"四人云:"不相杀,当持君赴官。"遂复捉马脚,涉河而北。述但闻波浪声,而不觉水。垂至岸,四人相谓曰:"此人不净,那得将去。"时述有弟服,深恐鬼离之,便当溺水死,乃鞭马作势,迳登岸,述辞谢曰:"既蒙恩德,何敢复烦劳。"(出《续搜神记》)



    【译文】



    上党人冯述,晋元熙年间当相府将,休假回虎牢关。路上忽然遇到四个人,都拿着绳子和木杖,直奔冯述而来。冯述忙策马避开,不敢往前走。那四个人一个人抓住一条马腿,冯述一下就落马摔倒在河边。四个人问冯述想过河吗?冯述说:"河水深不可测,又没有渡船,怎么过得去?你们不正好杀了我吗?"四个人说:"我们不是要杀你,而是要带你去官府。"说着他们就抓着马腿,趟河而过。冯述只听到波浪声一点没觉得有水。快上岸时,那四个人商量说:"这个人不干净,带他去怎么行?"当时冯述正为死去的弟弟服丧,深怕鬼丢下不管而被淹死。就乘势猛打马跳上岸去,回头对他们说,"已经领教了你们的恩德,不敢再麻烦你们了!"



    ----------------------------------------



    任怀仁



    晋升平元年,任怀仁年十三,为台书佐。乡里有王祖复为令史,恒宠之。怀仁已十五六矣,颇有异意,祖衔恨。至嘉兴,杀怀仁,以棺殡埋于徐祚家田头。祚后宿息田上,忽见有塚。至朝中暮三时食,辄分以祭之,呼云:"田头鬼,来就我食。"至瞑眠时,亦云:"来伴我宿。"如此积时。后夜忽见形云:"我家明当除服作祭,祭甚丰厚,君明随去。"祚云:"我是生人。不当相见。"鬼云:"我自隐君形。"祚便随鬼去。计行食顷,便到其家。家大有客,鬼将祚上灵座,大食灭,合家号泣,不能自胜,讼其儿还。见王祖来,便曰:"此是杀我人。"犹畏之,便走出。祚即形露,家中大惊,具问祚,因叙本末。遂随祚迎丧,既去,鬼便断绝。(出《幽明录》)



    【译文】



    晋升平元年时任怀仁十三岁,已当了台书佐。乡里有个王祖被起用当了令史,一直很宠着他。任怀仁到十五岁时,有些讨厌王祖了。王祖怀恨在心,二人一起去嘉兴时,王祖杀了任怀仁,装进棺材埋在徐祚家的地头上,徐祚种田休息时发现田中的新坟,每天早中晚三餐都分出些饭菜祭祀,并喊道:"田头的鬼,来和我一起吃饭吧。"晚上睡觉时也说:"田头鬼,来伴我入眠吧。"这样过了很久,任怀仁忽然现了形,对徐祚说:"我们家里明天要为我设坛祭祷,祭祀的食物十分丰盛,你随我去吧。"徐祚说:"我是外人,不应该去的。"任怀仁说:"我可以让你隐形。"徐祚就跟着任怀仁走,一顿饭工夫就到了任家。见这家客人很多,鬼就把徐祚弄到灵座上,把祭坛上的酒肉一扫而光。全家一看,都说任怀仁回家来了,就痛哭号啕起来。这时鬼看见王祖也来了,就大喊,"他就是杀我的人!"王祖吓得赶快跑了,徐祚也现出自己,家时人大惊,问徐祚是怎么回事,徐祚就如实说了。于是家里的人就跟着徐祚到田头去迎任怀仁的棺材,从此鬼也就没有了。



    ----------------------------------------



    王明



    东莱王明儿,居在江西,死经一年,忽形见。还家经日,命招亲好,叙平生,云:"天曹许以暂归。"言及将离,语便流涕。问讯乡里,备有情焉。敕儿曰:"吾去人间,便已一周,思覩桑梓。"命儿同观乡闾。行经邓艾庙,令烧之,儿大惊曰:"艾生时为征东将军,没而有灵,百姓祠以祈福,奈何焚之?"怒曰:"艾今在尚方摩铠,十指垂掘,岂其有神?"因云:"王大将军亦作牛,驱驰殆毙。桓温为卒,同在地狱。此等并困剧理尽,安能为人损益。汝欲求多福者,正当恭慎,尽忠孝顺。无恚怒,便善流无极。"又令可录指爪甲,死后可以赎罪。又使高作户限,鬼来入人室内,记人罪过,越限拨脚,则忘事矣。(出《幽明录》)



    【译文】



    东莱有个人叫王明儿,住在江西,死了一年后突然现形回家住了好几天。他让招来亲朋好友,讲了很多事,他说:"天曹允许我暂时还阳回家看看。"一说到很快又要分别,就涕泪交流。问候乡亲们的生活,十分重感情。他对儿子说:"虽然离开人间才一年,但特别想念故乡的一切。"他让儿子领他到家乡各处走走看看,经过邓艾庙时,他告诉儿子把庙烧掉。儿子大惊说:"邓艾生前是征东将军,死后也有神灵,百姓都向他祈求保佑呢,为什么要烧他的庙?"王明儿生气的说:"邓艾现在阴间干的是擦摩铠甲的差事,十个手指都快磨坏了,还有什么神灵能保佑下界?王大将军也作了牛,被人驱赶快要累死了。桓温只不过当了个阴间的小兵。这些人在阴间都在受各种罪,能给人间带来什么福?你们想求福,只有老老实实作人,尽忠尽孝,别惹神气,就是积德行善了。"他还让平时把指甲剪下来以后积存起来,死后可以赎罪。还让把门坎作得高一些,鬼到家来记人的罪过,走时让高门坎一绊,就把记的罪过都忘了。



    ----------------------------------------



    王彪之    晋王彪之,年少未官。尝独坐斋中,前有竹。忽闻有叹声,彪之畅然,怪似其母,因往看之。见母衣服如昔,彪之跪拜歔欷。母曰:"汝方有奇厄,自今以去。当日见白狗,若能东行出千里,三年,然后得免灾。"忽不复见。彪之悲怅达旦,既明,独见一白狗。恒随行止,便经营竹装,装往会稽。及出千里外,所见便肃然都尽。过三年乃归,复还先斋住。忽闻前声,往见母如先。谓:"从吾,故来庆汝。汝自今已后,年逾八十,位班台司。"皆如母言。(出《幽明录》)



    【译文】



    晋进有个王彪之,年纪很轻,也没有做官。有一次,他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忽然听见书房前的竹丛中有人叹息,声音像是他死去的母亲,觉得十分奇怪,就出去看,虽然看见母亲穿着活着时的衣服站在那里。彪之哭着跪拜后,母亲说:"你马上要有大祸临头。从现在往后,你会看见一只白狗,如果你能出去一千里,三年以后你就能免灾了。"说完母亲就突然不见了,彪之一夜悲痛之极。天亮后,真就看见一只白狗,这狗总随时随地跟着他。他就立刻收拾行装,打算往会稽方面去。等走出千里以外时,那个跟他的白狗就不见了。三年后,王彪之才又回来,还是住进原来的房子。忽然又听见他母亲的声音,就出去又看见了母亲,母亲说:"你听了我话,所以我来祝贺你。你以后可以活到八十以外,官可以做到班台司。"后来一切都像他母亲说的应验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