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

    卷第三百六十九 精怪二 (第3/3页)

。不一会儿,天那军大败,逃奔溃散,杀伤倒地。大王独自骑马往南逃跑,几百人奔向西南角,仅仅幸免了。原先西南角有药臼,大王栖息在药臼中,变化成城堡。金象军军威大振。收集它的甲兵、车辆、尸体横仆地上。岑顺低身观看他们。于是,一匹马到禁区,颁书说:"阴间阳间的事都有一定的安排,得到它的就盛。高大的老天威严,象刮风般驱驰接连激烈战斗,一阵就胜利。明公认为怎么样呢?"岑顺说:"将军英明使日光逊色,趁天时用事,能知晓神仙变化的灵文非常庆幸愉快。"像这样几天会战,胜利和失败没有一定。大王相貌雄伟,雄姿天下无双。摆宴吃山珍海味,给岑顺宝贝明珠珠玑无数,岑顺就在里面荣耀起来了,想要的完全齐备了。"以后,岑顺就和亲戚朋友渐渐地断绝来往,闲暇时间不出门。家里人认为他奇怪,谁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是岑顺面色憔悴,象是被鬼气迷住了。亲戚共同认为其中有异,诘问他,他也不说。于是,让他喝醇美的酒,喝醉后就盘问他,他终于泄露了这事。他的亲人背着他准备锹镐,趁岑顺上厕所的时候,拿着锹镐挖掘他的房内。挖到八九尺深的时候,忽然陷落成坑,是一个古坟。坟里有砖砌的内堂,里面陪葬的器物很多,铠甲头盔几百,前面有金床和游戏的棋盘,排列车马满横盘,都是金铜做成的。那些干戈作战的事非常完备。于是明白军师的诗,就是象棋走马的形势。不久就烧了它们,平整了那块地。得到了很多宝贝,都是坟内蓄积的。岑顺看过这些,从恍惚不清中明白过来,就大吐。从此精力充沛快乐,房宅也不闹鬼了。当时是唐代宝应元年。



    ----------------------------------------



    元无有



    宝应中,有元无有,常以仲春末,独行维扬郊野。值日晚,风雨大至。时兵荒后,人户多逃,遂入路旁空庄。须臾霁止,斜月方出。无有坐北窗,忽闻西廊有行人声。未几,见月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乃云:"今夕如秋,风月若此,吾辈岂不为一言,以展平生之事也?"其一人即曰云云。吟咏既朗,无有听之具悉。其一衣冠长人即先吟曰:"齐绔鲁缟如霜雪,寥亮高声予所发。"其二黑衣冠短陋人诗曰:"嘉宾良会清夜时,煌煌灯烛我能持。"其三故弊黄衣冠人亦短陋,诗曰:"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绠相牵常出入。"其四故黑衣冠人诗曰:"爨薪贮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为劳。"无有亦不以四人为异,四人亦不虞无有之在堂隍也。递相褒赏,羡("羡"原作"劝",据明抄本改。)其自负。则虽阮嗣宗《咏怀》,亦若不能加矣。四人迟明方归旧所,无有就寻之,堂中惟有故杵、灯、台、水桶、破铛,乃知四人,即此物所为也。(出《玄怪录》)



    【译文】



    唐代宝应年间,有个元无有,曾经在仲春二月末,独自行走在江苏扬州的郊外。正赶上天晚了,大风骤雨到了。当时是兵荒马乱以后,住家人多半逃跑了,于是进入道旁空旷的村庄里。不久天晴了,斜照的明月才升起来。元无有坐在北窗下,忽然听到西廊有行人的脚步声。不一会,看见月中有四个人,衣服帽子都奇异,互相交谈很和谐,吟诗咏诵得很顺畅。于是说:"今晚象秋季,清风明月这样美,我们怎能不说一二句诗,用来抒展平生的愿望呢?其中有一个人就说对对,吟诵诗的声音很清朗,元无有听得完全明白。其中一个衣帽华贵的高个子就首先吟诗说:"齐地产的绔,鲁地产的缟象霜雪一样浩白,清彻响亮的高声是我发出来的。"其中第二个穿着黑衣戴着短冠的丑陋的人说:"最好的来宾良友相会在清风月白的夜晚,煌煌灿烂灯烛我能支撑。"其中第三个穿着旧的破的黄衣冠的也是短小的丑陋的人,作诗:"清洁冰凉的泉水等候早晨来汲取。用桑树皮搓成的绠绳互相牵引着常常出来进去。"其中第四个穿旧黑色衣帽的人作诗说:"燃烧柴禾贮存泉水互相煎熬,充实别人的口腹我为他们勤劳。"元无有也不认为四个人为奇异的怪物,四个人也没料想到元无有就在堂下的空沟上,轮流相互褒奖欣赏,羡慕他们自己高傲了不起,就连三国时魏的阮籍的《咏怀》,也象不能比他们好了。四人到天亮后才归回原来的地方。元无有就地寻找他们,堂屋中只有旧杵、灯台、水桶、破锅,才知道四个人,就是这些物件变化的。



    ----------------------------------------



    李楚宾



    李楚宾者,楚人也。性刚傲,惟以畋猎为事。凡出猎,无不大获。时童元范家住青山,母尝染疾,昼常无苦,至夜即发。如是一载,医药备至,而绝无瘳减。时建中初,有善《易》者朱邯归豫章,路经范舍,邯为筮之。乃谓元范曰:"君今日未时,可具衫服,于道侧伺之,当有执弓挟矢过者。君能求之斯人,必愈君母之疾,且究其原矣。"元范如言,果得楚宾,张弓骤马至。元范拜请过舍,宾曰:"今早未有所获,君何见留?"元范以其母疾告之,宾许诺。元范备饮膳,遂宿楚宾于西庑。是夜,月明如昼。楚宾乃出户,见空中有一大鸟,飞来元范堂舍上,引喙啄屋,即闻堂中叫声,痛楚难忍。楚宾揆之曰:"此其妖魅也。"乃引弓射之,两发皆中,其鸟因而飞去,堂中哀痛之声亦止。至晓,楚宾谓元范曰:"吾昨夜已为子除母害矣。"乃与元范绕舍遍索,俱无所见。因至坏屋中,碓桯古址,有箭两只,所中箭处,皆有血光。元范遂以火燔之,精怪乃绝。母患自此平复。(出《集异记》)



    【译文】



    李楚宾,是楚地人。性情刚毅傲慢,只把打猎作为职业。凡是出去打猎,没有不大获而归的。当时童元范家居住在青山,母亲曾经染上疾病,白天常常没有痛苦,到晚间就发作。这样过了一年,医药全都用到了,但是一点没有减轻。当时是唐德宗建中初年,有位善长《易经》的人朱邯回江西豫章,路经童元范家,朱邯为他用蓍草占卜。于是对童元范说:"您今天未时,可准备单上衣,在道边守候,会有个拿弓挟箭的过路人。您能哀求这个人,一定能治愈您母亲的病,并且能弄清病的原委了"。童元范象他说的那样,果然等得了李楚宾,李楚宾张着弓驰马到了。童元范礼拜邀请到家里。李楚宾说:"今天早晨没有收获,您为什么还留我呢?"童元范把他母亲的病告诉了他,李楚宾答应了。童元范准备了吃喝,于是让李楚宾在西厢房住宿。这天晚上,月光明亮象白昼一样。李楚宾就走出房门,看见空中有只大鸟,飞到童元范的堂屋房上,伸出嘴啄房,立即听到堂屋中的叫声,痛苦难以忍受。李楚宾推测说:"这个鸟是妖魅。"于是引满弓发箭射它,两发都中,那个鸟便飞离开了。堂屋中哀痛的声音也停止。到拂晓,李楚宾对童元范说:"我昨晚已为您除掉了您母亲的病了。"于是和童元范绕着房舍遍地搜索,都没有发现什么。于是到破屋中,在支撑碓臼木架的旧址上,有两只箭,中箭的地方,都有血光。童元范就用火烧了它,妖精怪物才灭绝。母亲的病从此以后平安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