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天涯飘泊

    第06章 天涯飘泊 (第2/3页)

   “这大概是有人向孙老爹寻仇,这孙老爹以前一定也是个成名英雄,为了躲避仇家,就藉卖艺来隐藏身份,可是今夜,还是让人家找着了!”他暗叹一声,又忖道:“可惜我太不中用,竟连一点儿忙也帮不上,人家怎么来的,怎么动上手的,我都不知道,我是个笨蛋,又是个残废。”

    他的心更疼了起来,头一抬,忽然看到几点寒星,似电般地向和孙老爹动着手的两个人身上袭去,他知道这是暗器,朝着旁边一看,孙锦平手里也提着刀,暗器就是从她手上发出的。

    小丧门剑一领,夺命三郎掌中判官笔翻飞泼打,将袭来的铁莲子击飞了,口中大怒喝道:“什么人敢暗算大爷?”

    语声方了,孙锦平已像燕子般地掠了过来,手中使得是柳叶刀,刀光一闪,“风虎云龙”,上削喉咽,下剁双足,走的也是“五虎断魂刀”的路子,但是轻灵巧快,和她爷爷的刀沉力猛却又截然不同,小丧门冷笑一声:“小媳妇也出来了!”剑势一转,刷刷两剑,刺向孙锦平。

    裴珏看得冷汗直冒,他想不到孙锦平也有这么好的功夫,对自己的无用,也越发惭愧难受。

    这几人一动手,这龙潭郊外小乡村的狗都吠了起来,小丧门有些心虚,低喝道:“老三,卯上劲,快了结这两个点子。”

    夺命三郎闷哼了一声,判官双笔直欺进孙斌怀里去,这种短兵器,讲究的就是“一寸短,一寸险”,另外还得加上快,夺命三郎能扬名江北绿林,这一对判官笔上,确实有过人的功夫,就连孙斌那么老辣的刀法,却也被迫得后退了两步。

    但十数个照面一过,夺命三郎手上的判官双笔就不得不缓下来,孙斌掌中的刀,却一招快似一招,很快地占了上风。

    那边孙锦平掌中的柳叶刀,却抵敌不住小丧门掌中的三才剑法,一团刀光,堪堪已被裹在小丧门轻灵巧快的剑招里。

    裴珏自家武功虽不行,但总算还懂得不少,此刻心中着急,忖道:“看样子他们一个时辰里,还分不出胜负来,若惊动了别人,怎生是好?”他却不知道,此时早已惊动别人了,只是大家都躲在房里,谁肯出来招惹这种事。

    孙斌早年闯荡江湖,见过的大风大浪,不知道多少,此刻眼角动处,已看出他女儿情况的不妙,蹬蹬蹬倒退三步,刷地,又窜了上来,竟施展出“五虎断魂刀”里的“进步连环夺命三招”来,顿时将夺命三郎的身形,压在自己刀光之下。

    夺命三郎判官双笔,磨、点、架,将孙斌的“进步撩阴”,“连削带砍”狠辣的两招避了开去,孙斌冷笑一声,刀光忽地一圈,夺命三郎右手判官笔一架,左手方动,却被孙斌刷地一腿,踢在手腕上,一只纯钢打造的判官笔脱手飞去。

    他惊呼一声,塌腰错步,孙斌却怎会再给他喘息的机会,刀光如雪,专找他左面的空门,夺命三郎一枝判官笔才架得两招,一声惨呼,左肩上可着了一刀,痛得连右手的判官笔都丢了。孙斌面寒如水,成心将这江北巨盗废在自己刀下,刷地,又是一刀,夺命三郎痛得冷汗直冒,仍未忘了逃命,扑地躺了下去,“懒驴打滚”,招式虽无赖,但却总算躲开了此招。

    那边小丧门一声厉呼,喝道:“姓孙的,光棍不打躺下的,好朋友未免太狠了吧!”抽身想赶过去,但孙锦平的刀却不要命堆缠着他,他心越急,掌中的剑招也就越乱,猛听得又是一声惨呼,他知道夺命三郎八成儿是完了。

    念头尚未转完,孙斌已掠了过来,刀光一领,直剁小丧门的上三路,口中却喝道:“平儿退下去,用暗青子喂他。”

    小丧门长剑越发不济,瞬眼之间,肩头、腰下,又中了两颗铁莲子,掌中剑一招“啸雨转风”刚使到一半,就痛得连剑招都使不完,眼前刀光一花,左腿上又着了一刀。

    这种流血的场面,裴珏是第一次见到,他兴奋得全身发抖,恨不得那运刀如风,身形如豹的不是孙老爹,而是自己才对心思。

    孙斌自己知道劈在小丧门身上的一刀,已用了八成劲,已足够叫他去见阎王子,用鞋底抹了抹刀口上的血,低低说道:“把地上的铁莲子拾起来,趁着天没亮,赶紧离开这里。”

    孙锦平嗯了一声,晃起火折子,在地上拾回铁莲子──那唯一可能露出他们身份的东西。

    裴珏高兴得自矮墙上跳了下来,孙斌望着他一笑,丝毫没有因为他窥破秘密而有不满,这当然是因为已没有将他看做外人的缘故。

    三人回到房里,孙斌就开始检点行装,裴珏知道是要走了,在旁边捆着兵器,方才的事,孙斌一字不提,裴珏虽然心里好奇,却也不问,有时不过偷偷去窥望孙锦平的眼色。

    他们的行李,当然不会太麻烦,片刻之间,就收拾好了,每当收拾行李的时候,裴珏就会非常兴奋,因为他们又要出发到另一个新的环境,这种天涯飘泊的生活,是每个年轻人都乐于尝试的。

    他此刻也不例外地有着这兴奋的心情,甚而比往常更要兴奋些,因为他又经历了一件他以前所未曾经历过的事。

    孙锦平低着头收拾东西,忽地看到裴珏的两本书,她毫未在意地抛在裴珏身前,裴珏也毫未在意地将它插在兵器担上。

    他们连夜速行,天亮的时候,就赶到一座小山的山脚。

    那是京镇山地里一个比丘陵略为大些的小山,但满山青绿,分外觉得玲珑可爱,因为这是镇江与江陵两府之间的通道,四季行人颇多,因此在山脚下,依山架搭着茶亭和面馆,又因为有好几家在一起,因此就有了竞争,每家都收拾得干干净净,倒像是这里突然多了一个小镇的样子。

    虽是凌晨,但这些做行旅生意的客家,都已开张了,孙斌看了累得咻咻喘气的裴珏一眼,也走进一家小面馆去打个尖。

    这小铺子四面都是栏杆,是用饭碗粗细的毛竹编的,桌椅也是竹制,看上去既清爽,又干净,裴珏坐在椅上喘气,暗暗感激有这极好去处。

    堂倌送上些吃食,也无非是热汤面,包子一类的东西,裴珏和孙锦平却吃得津津有味,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