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谁是我 第八章 口是心非

    上卷·谁是我 第八章 口是心非 (第2/3页)

》到《深情相拥》直到《广岛之恋》。虽说侯总一贯走音,嗓音般不堪入耳,却赢得大家一片喝彩掌声,只有我始终捂着嘴巴,害怕把晚饭吐出来。

    同事们点了许多红酒,侯总尽兴地喝了不少,给大家许下豪言壮语:年底完成公司销售任务,给每个人发五万到十万年终奖。至于大家组关心的裁员问题,他却避重就轻三缄其口,老钱等人一个劲拍马屁,把侯总吹得天花乱坠——当然侯总心里一清二楚,他最看不起老钱,最想修理的也是老钱,无奈老钱的资格够老,油滑得像条黄鳝,总是无从下刀。

    唱到十点多钟,我仍孤坐在角落里不声不响,既不喝酒也不去拍马屁,好像包间里凭空消失了一个人。侯总喷着满嘴酒气说:“高能!你怎么不去唱歌?不给我面子嘛?快点去点几首歌,每个人都必须要唱的哦!”

    犹豫的时候,田露推了我一把,难得温柔地说:“快去唱歌,大家都等着你唱呢!”

    终于挪到点歌的屏幕前,醒来后的半年,我还从没唱过卡拉OK,虽然许多歌我都认识,但不知该点哪一首好,便进入歌手点歌的也面,从头到尾翻着歌手的名字,将近最后几页,一个名字跳入眼中——张雨生。

    点开张雨生那些曲目,感觉每一首都那么熟悉,心里涌起一般热流,传遍全身的毛细血管,我点了一首张雨生的《大海》。

    很快轮到我唱了,随着旋律的开始,同事们用异样的眼神盯着我。我尴尬又紧张,就像第一次走上舞台,当字幕打出“从那遥远海边慢慢消失的你/本来模糊的脸竟然渐渐清晰/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我自然地唱出来,契合旋律与节奏,就连音调也如原唱那么高亢清亮。

    完全不是我的声音,平时唱歌绝对没有那么高。唱到高xdx潮部分,简直不认识自己,完全脱胎换骨了一般,不再畏畏缩缩,也不再含蓄内向。眼前不再是狭小的钱柜包房,而是无数闪光灯下的个唱舞台;观众也不再是侯总老钱田露他们,而是举着各色牌子的亿万狂热粉丝。我忘情地举着话筒,随着MTV里的张雨生而高歌,仿佛刹那间灵魂附体。

    “如果大海能够唤回曾经的爱/就让我用一生等待/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恋/就让它随风飘远/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所有受过的伤/所有流过的泪/我的爱/请全部带走!”

    当我嘹亮的歌声唱向最高音,包房里的人们都已惊呆了,老钱流下长长的哈喇子,田露掉下了她的假睫毛,侯总则把一杯红酒洒在了裤子上。等我唱完大家都沉默了,像看外星人一样盯着我,包房里死一般寂静了半分钟,接着便是暴风骤雨般的掌声。

    “太棒了!”

    “高能,你简直是技惊四座!”

    “快点去报名参加选秀比赛,你肯定能得全国冠军!”

    “张雨生复活,也不过如此嘛!”

    ……

    面对雨点般的赞誉,有些受宠若惊,我不过是无权无势的小职员,没有理由对我拍马屁,显然我震撼到了他们。

    我又点了好几首张雨生的歌:《天天想你》《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心底的中国》《大地的天使》《两个永恒》……

    同事们也都不唱了,赛过免费看演唱会,聚精会神地欣赏我唱歌。我像着了魔,这些歌几乎从未听过,拿起话筒却唱得如数家珍。嗓音也配合音乐而变化,似乎天生就适合唱张雨生的歌。等到嗓子几乎唱哑,田露急忙给我倒了一大杯胖大海,“高能,前两年你也和我们出来唱过歌,却从没听你唱过张雨生,是不是最近半年一直偷偷练歌啊?”

    茫然地摇着头,却再也说不出话来,仿佛灵魂还停留在另一个世界。

    离开钱柜已经很晚,侯总喝得烂醉只能由老前开车送他回家。我独自坐上一辆出租车,时间已过了午夜,便关照司机打开电台。

    又是“午夜面具”节目,主持人秋波不动声色地听着别人的倾诉,我将身体蜷缩在后座里,静静地听着她的磁性声音——

    “好了,请大家休息一下,如果午夜梦回,也不要乍暖还寒,接下来是张雨生的《口是心非》,因为每个人都有口是心非的时候,但请在今夜敞开你的心。”

    《口是心非》?又是张雨生,我在钱柜唱过这首歌,随后听到那熟悉的歌声,宛如我刚才卡拉OK里的录音:“口是心非你深情的承诺都随着西风缥缈远走/痴人梦话我钟情的倚托就像枯萎凋零的花朵……”

    仔细听真的非常像,与我平时说话的嗓音不同,难道除了可以看透人心,我的声带也有某种超人之处?

    一曲听完百感交集,每天我都口是心非地上班,口是心非地面对周围的人们,口是心非地度过我的人生。

    这是我要的生活吗?

    出租车在午夜飞驰,不相信田露的话——我肯定曾是个张雨生的歌迷,并经常唱他的歌,足以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虽然丧失了全部加以,张雨生却永远埋藏在我的潜意识深处。

    不是所有的记忆都可以被抹去。

    周二。

    严寒与方小案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有人传说他们都已秘密自杀了。

    同事们还在议论昨晚的事,我一下子受欢迎了许多,有人推荐我去参加一项选秀比赛。就连侯总也难得没骂我,大概觉得我给足了他生日的面子。

    午餐后在门口碰到田露,她趁着四下无人把我叫到楼梯间,穿了一套性感的低胸衣服,散发着诱人的香水气味,靠近我的胸膛说:“昨晚,你真的很棒。”

    她的表情和语气让我很紧张,不禁退到墙脚,“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这样的。”

    “高能,真没想到你还有另一面,本来一直以为你是个猥琐男,对不起。”

    田露暧昧地微微一笑,轻佻地伸出手指划着我的下巴,让我痒痒得难以自持。我急忙往旁边躲了躲,“你……你……想说什么?”

    “我想向你道歉。”她忽然忧郁起来,给人怜惜的错觉,“其实,你也知道侯总是有妇之夫,他不可能为了我离婚的。我和侯总也不过逢场作戏,他在公司对我照应,我在其他方面给他抚慰。除了我以外他还有好多女人,有时候我真的讨厌他,但在这儿又身不由己。”

    然后,不需要看他的眼睛,我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我不是不需要女人,而是不需要再次受到伤害,至少我还没有愚蠢和天真到这种程度!

    说完匆匆跑开,身后传来她轻声的诅咒:“懦夫。”

    仰头身呼吸了几下,发觉自己开始有些判断能力了,也许能更好地保护我。

    今天照旧不知道干什么,整个销售部无所事事,不少人趴在电脑前,偷偷追看起点中文网的YY小说。看来美国的经济危机,确实影响到中国许多出口企业,自然也像多米骨牌,重重地砸到了我们头上。

    无聊地在网上搜索新闻,却越来越烦躁,情不自禁地打开那致命的论坛——兰陵王秘密。

    前几天在杭州没看多久,而且用的是莫妮卡的电脑,许多论坛发言被忽略了。我用新找回的密码登陆BBS,使用搜索功能,找到我的最后一条主帖。

    发布时间是2006年10月25日,标题为“兰陵王是魔鬼还是天使。”

    下面是我和一个叫“蓝衣社”的ID,展开的激烈残酷的论战。我高度赞扬兰陵王,自称兰陵王第49代孙,而对方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兰陵王是一个长着天使面孔的魔鬼。

    这场BBS论战长达十几个小时,从晚上持续到第二天早晨,我和“蓝衣社”不眠不休战斗。在杭州我只是简略地看了看开头,后面大部分内容都没有看到,现在我得仔细看看,当时我和对方究竟辩论了些什么。

    说完历史真相问题之后,我的ID——“兰陵王传人”激动地跟帖:“我只在乎兰陵王的悲剧人生,不在乎你如何评价历史!请不要再跟我纠缠这些狗屁理论,反正你我都没有亲眼见过他。史书说兰陵王‘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也就是他公开受贿的意思,但我认为这是他保护自己的办法,让皇帝认为他并无政治野心,只是个贪财好色之徒罢了。”

    我的记忆里从没有过这些知识,恐怕是出事前临时补课来的。

    蓝衣社的回复是:“你知道兰陵王是怎么死的吗?”

    兰陵王传人:“鸟尽弓藏,兔死狗蒸,中国许多武将的命运,都和兰陵王一样。北齐后主高纬猜忌兰陵王功高震主,甚至拥兵取而代之——这在南北朝很普遍。有一次后主和兰陵王聊起邙山大战说:‘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兰陵王感动回答:‘家事亲切,不觉遂然。’这句话在皇帝看来,竟是兰陵王谋反的征兆,过与家都是皇帝的,即便堂兄弟也不能混肴。公元573年,后主高纬给兰陵王送去一杯毒酒。兰陵王愤怒的说:‘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早鸩也!’他的妃子说:‘何不求天颜?’但兰陵王长叹一句:‘天颜何由可见?’说罢饮下毒酒,享年三十岁。”

    蓝衣社:“呵呵,传人,你果然看了不少史书,掉进书袋子了。”

    兰陵王传人:“失去兰陵王这样的将才,北齐自然一蹶不振。他死后仅仅四年,北齐便被北周灭亡,高氏黄族几乎全部被屠杀。只有兰陵王高长恭的一个遗腹子幸存了下来,传递了四十九带——直到我。”

    蓝衣社:“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兰陵王传人:“谁都逃不过命运的安排,兰陵王就像许多英雄一样,没有倒在战场上,却死在了毒药之中。”

    我和蓝衣社继续激烈的辩论,从兰陵王的历史命运的必然性,又谈到了美与丑的问题,甚至提到了古希腊的悲剧美学。盯在电脑前看了一个钟头,直看得我头晕眼花,若不是最近生意不景气,早就被侯总发现一顿臭骂了。

    看完这条超长帖,我进入搜索功能,这回搜索的是用户名“蓝衣社”。

    才发现“蓝衣社”有论坛的管理功能,早在“兰陵王秘密”BBS刚刚建立之时,蓝衣社就已有了,说不定就是论坛的站长?再看他那些发帖记录,大部分都是版务方面,比如封杀某某的ID,发布某某论坛公告,但只有与我的ID对话时,这个蓝衣社才如此滔滔不绝。

    2006年秋天我从论坛里消失之后,“蓝衣社”就接着消失了,不再发出任何帖子,包括版务方面也是其他ID发出的。

    这个蓝衣社究竟是谁?

    我想起当年我的博客上所写的话——

    “我终于见到了蓝衣社,一个让我不寒而栗的人。”

    让我不寒而栗的人?后背心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