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

    第十 (第2/3页)

正。诸人见者莫不欢悦。肤体黄白如真金色。然其头项犹如伞盖。其鼻高隆犹如鹦鹉。两臂修佣下垂过膝。一切肢节无有缺减。诸根完具莫不充备。



    胎难部第五如佛本行经云。其罗□罗如来出家六年已后始出母胎。如来还其父家之日。



    其罗□罗年始六岁。问曰。何故罗□处在母胎六年不出。答曰。罗□往昔为王。



    将彼仙人入苑。六日不出。故在母胎止住六岁。大意同前。问何故其母耶输六年怀胎。答故本行经云。佛言。汝诸比丘。我念往昔过无量世。有一群牛在于牧所。其牛主妻自将一女。往至牛群□取乳酪。所将二器并皆盈满。其器大者遣女而负。其器小者身自担提。至其中路语其女言。汝速疾行。此间路崄有大怖畏。



    尔时彼女语其母言。此器大重。我今云何可得速疾。其母如是再三语汝速疾行。



    今此路中大有恐怖。尔时彼女而作是念。云何遣负最重器。更复催促遣令急行。



    其女因此便生瞋恚。而白母言。母可具兼将此乳器。我今暂欲大小便耳。而彼母取此大器负担行已。其女于后徐徐后行。尔时彼母兼负重担。遂即行至六拘卢舍。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等若有心疑彼女有瞋恚心乃遣其母负重行六拘卢舍者。莫作异见。耶输陀罗释女是也。既于彼时遣母负重其道路六拘卢舍。由彼业障。在于生死烦恼之内受无量苦。以彼残业。今于此生怀胎六岁(亦有经云。罗云由过去塞其鼠孔禁鼠六日不出故。处胎六年)。  神异部第六如观佛三昧论云。时耶输陀罗及五百侍女。或作是念。太子生世多诸奇特。



    唯有一事于我有疑。婇女众中有一女子。名修曼那。即白妃言。太子是神人也。



    奉事历年不见其根。况有世事。复有一女。名曰净意。白言。大家我事太子经十八年未见太子有便利患。况复诸余。尔时诸女各各异说。皆谓太子是不能男。太子昼寝。皆闻诸女欲见太子阴马藏相。尔时太子于其根处出白莲华。其色红白。



    上下二三华相连。诸女见已复相谓言。如此神人有莲华相。此人云何心有染着。



    作是语已噎不能言。是时莲中忽有身根。如童子形。诸女见已更相谓言。太子今者现奇特事。忽有身根如丈夫形。诸女见已不胜喜悦。现此相时。罗□罗母见彼身根。华华相次如天劫贝。一一华上乃有无数大身菩萨。手执白华围绕身根。现已还没如前日轮。此名菩萨阴马藏相。尔时复有诸淫女等。皆言瞿昙是无根人。  佛闻此语。如马王法渐渐出现。初出之时。犹如八岁童子。身根渐渐长大如少年形。诸女见已皆悉欢喜。时渐长大如莲华幢。一一层间有百亿莲华。一一莲华有百亿宝色。一一色中有百亿化佛。一一化佛有百亿菩萨无量大众。以为侍者。时诸化佛异口同音。毁诸女人恶欲过患。而说偈言。



    若有诸男子年皆十五六盛壮多力势数满于河沙持以供给女不满须臾意时诸女人闻此语已。心怀惭愧懊恼躄地。举手拍头而作是言。呜呼恶欲。乃令诸佛说如此事。我等怀恶心着秽欲不知为患。乃令佛闻诃厌欲恶。各厌女身。



    四千女等皆发菩提。二千女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二千女人于未来世得辟支道。



    佛告阿难。我初成道在熙连河侧。有五尼揵共领七百五十弟子。自称得道来至我所。以其身根绕身七匝。来至我所铺草而坐。即作此语。我无欲故身根如此。如自在天。我今神道过踰沙门百千万亿。尔时世尊告诸尼揵。汝等不知如来身分。若欲见者随意观之。如来积劫修行梵行。在家之时。都无欲想。心不染黑故得斯报。犹如宝马隐显无常。今当为汝少现身分。尔时世尊从空而下。即于地上化作四水如四大海。四海之中有须弥山。佛在须弥山。正身仰卧放金色光。其光晃曜映诸天身。徐出马藏绕山七匝。如金莲华。华华相次上至梵世。从佛身出一亿那由陀杂宝莲华。犹如华幢覆蔽马藏。此莲华一亿有十亿层。层有百千无量化佛。一一化佛百亿菩萨无数比丘以为侍者。化佛放光照十方界尼揵见已大惊心伏。佛梵行相乃至如此不可思议。形不丑恶犹如莲华。我今顶礼佛功德海。求佛出家皆得道果。



    厌苦部第十(此别四部)  述意部观田部出游部厌欲部述意部第一详夫三有区分。四生禀性。其游火宅俱沦欲海。蠢蠢怀生喁喁哨类。所以法王当洲渚之运觉者。应车乘之期。道彼戏童归兹胜地。悲怜俗网慈欣出离。是以观妓女之似横尸。悟宫闱之如败冢。嗟生老之病苦。慕出世之常乐。故舍国城而高蹈。逮降魔而成道也。



    观田部第二如佛本行经云。其净饭王共多释种。并将太子出外野游观看田种。时彼地内所有作人。赤体辛勤而事耕垦。飞鸟共相残害。即复唱言。呜呼呜呼。世间众生极受诸苦。所谓生老病死。兼复受于种种苦恼。展转其中不能得离。云何不求舍是诸苦。时净饭王观田作已。共诸童子还入一园。是时太子安庠瞩盻。处处经行欲求寂静。忽见一处有阎浮树。蓊郁扶疏人所乐见。见已即语左右。汝等诸人各远离我。我欲私行。是时太子发遣左右。悉令散已渐至树下。即于草上结跏趺坐。谛心思惟。众生有生老病死种种诸苦。发起慈悲即得定心。离于诸欲弃舍一切诸不善法。欲界漏尽即得初禅。一切诸天帝释等。见太子在树荫坐。飞来到太子所礼敬说偈赞已还去。时净饭王须臾之间不见太子。心内即生不喜不乐。而问人言。我之太子今在何处。忽然不见。是时诸臣东西南北交横驰走。寻觅太子莫知所在。时一大臣遥见太子在彼阎浮树荫之下思惟坐禅。复见一切树影悉移。唯阎浮阴独覆太子。时彼大臣见太子有是希奇难思议事。即大欢喜踊跃不能自胜。



    急疾奔驰走诣王所。至已长跪依所见事。即说偈言。



    大王太子今在于阎浮树阴下端坐跏趺思惟入三昧光明照曜如日山此实真是大丈夫树影卓然不移动唯愿大王自观察太子相貌坐云何譬如大梵诸天王亦如忉利天帝释威神巍巍光显赫遍照于彼诸树林时净饭王闻已。即诣阎浮树所遥见太子。在彼树间结跏趺坐。譬如黑夜视山顶头大聚火光出猛明焰。威德显著炳照巍巍。如重云间忽出明月。亦如暗室然大净灯。时王见已生大希有奇特之心。遍体颤惶身毛悉竖。即头顶礼于太子足。欢喜踊跃而作是言。善哉善哉。此太子大有威德。说偈赞言。



    如夜大火聚山顶似秋明月蔽云间今见太子坐思惟不觉毛张身颤栗时净饭王说偈赞已。更复顶礼于太子足。重说偈言。



    我今再度屈此身顶礼千辐胜妙足从生已来至今日忽复得见坐思惟时有系挟筌蹄小儿。随从大王啾唧戏笑。有一大臣。咄彼小儿。作如是言。



    汝小儿辈幸勿唱噭。时小儿报彼臣言。何故不听我等喧适。尔时大臣即以偈诵答彼一切诸小儿言曰。



    日光虽极热猛盛不能回彼树阴凉复有最妙一寻光威德世间无有匹思惟端坐于树下不动不摇如须弥悉达太子内深心乐此树阴当不舍佛本行经云。菩萨向白净王说偈言。



    譬如金屋火炽盛如食甘美毒药和如满池华有蛟龙王位受乐后大苦出游部第三如佛本行经云。尔时作瓶天子欲令太子出向园林观看好恶发厌心故渐教舍离。尔时太子闻是声已。即唤驭者可速严饰好车。今欲向园观看。时净饭王知太子欲出。敕宣令迦毗罗城。一切内外悉遣洒扫清净安杂香华。男女之者而庄严之。或有老病死亡六根不具者悉令驱逐。是时驭者装饰车乘驾善调马。悉严备已白太子言。圣子当知。今已驾讫。尔时太子从东门引道而出欲向园看。是时作瓶天子于街巷前。正当太子。变身化作一老弊人。太子见已即问驭者。此是何人。



    身体皱□肉少皮宽。眼赤涕流极大丑陋独尔鄙恶不似余人。即向驭者而说偈言。



    善驭驾乘汝今听此是何人在我前身体不正头发稀为生来然为老至尔时驭者。即为太子而说偈言。



    此时名为大苦恼劫杀美色及娱乐诸根毁坏失所念肢节举动不随心尔时太子问驭者言。此人为是独一家法如是。为当一切悉皆如斯。驭者报言。非独一家如斯。一切世间皆有此法。贵贱虽殊皆未过老。太子言。若我不离是老宜速还宫。老法未过云何纵逸。时净饭王问驭者。具答如前王言。希有此之形相。恐太子出家。更增五欲。太子厌舍五欲唯作老苦之观。后于异时辞王从城南门出欲向园观。王敕道路严净倍加于先。尔时作瓶天子即于太子前化作一病人。连骸困苦命在须臾。卧粪秽中宛转呻唤不能起举。唱言叩头乞扶我坐。太子见已问驭者言。此是何人。腹肚极大犹如大釜。喘息之时身遍颤栗。悲切酸楚不忍见闻。驭者以是因缘。而说偈言。



    太子问于驭者言此人何故受是苦驭者奉报于太子四大不调故病生太子后于异时。后城西门出观看园林。时作瓶天子于太子前。化作一尸卧在床上。众人舆行无量姻亲。围绕哭泣。椎胸拍头。声泪如雨。大噭号恸。酸哽难闻。太子见之心怀惨恻。问驭者言。此是何人。舁行噭哭。说偈问言。  王子妙色身端正问善驭者此是谁卧于床上四人舆诸亲围绕噭唤哭驭者向太子而说偈言。



    已舍心意等诸根尸骸无识如木石诸亲号啕暂围绕恩爱于此长别离太子复问。我亦有此死法不。以偈报言。



    一切众生此尽业天人贵贱平等均虽处善恶诸世间无常至时无有异太子后于异时从城北出。尔时作瓶天子以神通力去车不远。于太子前化作一人。剃除须发着僧伽梨。偏袒右肩手执锡杖。左掌擎钵在路而行。太子见已问驭者言。此是何人。在于我前。威仪整肃行步徐庠。直视一寻不观左右。执心持行不似余人。剃发剪须衣色纯赤。不同白衣。钵色绀光犹如石黛。驭者白太子言。



    此名出家之人。常行善法远离非法。善调诸根善与无畏。于诸众生慈悲不行杀害护念众生。太子闻已问驭者言。汝今将车向彼出家人边。驭者承命。即引太子向出家人所。太子咨问。汝是何人。以偈报言。



    观见世间是灭法欲求无尽涅槃处怨亲已作平等心世间不行欲等事随依山林及树下或复冢间露地居舍于一切诸有为谛观真如乞食活尔时太子为敬法故。从车而下。徒步向彼出家人所。头面顶礼彼出家人。三匝围绕还上车坐。即敕驭者回还宫中。是时宫内有一妇人。名曰鹿女。遥见太子归来入宫。因于欲心。而说偈言。



    净饭大王受快乐摩诃波阇无忧愁宫中婇女极姝妍谁能当此圣子处又大善权因果经等。尔时太子年渐长大出家时至。故辞父王出四城门。游观前三所逢生厌。唯欣第四出家。诸大相师并知太子若不出家过七日后得转轮圣王位。王四天下七宝自至。各以所知白王。加守修四门各千人。周匝城外一踰阇那内。罗置人众而防护之。  东门老颂曰。



    芦蕉城易犯危藤复将啮一随柯已微当半信长诀已同白驹去复同红华热妍容一旦罢孤灯徒自设南门病颂曰。



    伏枕爱危光痾缠生易折无因雪岸草虚返芒山穴消渴腠肠腑疼塞婴肢节如何促龄内忧苦无暂缺西门死颂曰。



    缓心虽殊用灭景宁优劣一随业风尽终归虚妄设五阴诚为假六趣宁有截零落竟同归忧思空相结北门僧颂曰。



    俗幻生影空忧绕心尘曀于兹排四缠去矣求三涅下学背留心方从窈冥别已悲境相空复作池空灭厌欲部第四如佛本行经云。尔时太子闻此偈颂。遍体颤栗泪下如雨。爱乐涅槃之乐清净诸根。唯求出世。不乐处俗。王共智臣宫人婇女种种幻惑太子。时优陀夷国师之子侍卫太子。教诸妇人幻惑之术。而说偈言。



    汝等婇女辈大有方便力巧能幻惑他善示汝境界假使离欲人真正诸仙等得见于汝者必应生欲心况复此太子观汝等娱乐不能行五欲终无有是处爱着之情欲能为本。妇人之体唯以丈夫敬重为欢。心不爱着荣华是难。而说偈言。  妇人敬是乐敬为乐最上无敬唯有色如树无有华尔时太子说偈报言。



    世荣虽快乐有生老病死此四种若无我心谁不乐生老病死法住此生老病若住生乐心共鸟兽无异尔时太子共国师子优陀夷等往复来去言论之时。日遂至没。太子既见日光没已。便入宫中。共诸婇女。行于五欲快乐欢喜。相共聚集围绕而住。其太子妃耶输陀罗。即于是夜便觉有娠。太子后于异时。于此五欲极生厌离而求出家而说偈言。



    世间不净众惑邪无过妇人之体性衣服璎珞庄严故愚痴是边生欲贪有人能作如是观如幻如梦非真实速舍无明勿放逸必得解脱功德身又瑞应经云。太子年至十四启王出游。因果经云。有婆罗门子。名优陀夷。



    聪明智慧。王令与太子为友。汝可说之勿使出家。其依王敕至太子所。而作是言。王敕令与太子为友。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有过失辄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弃舍。今献诚言愿不见责。古世诸王悉受五欲后方出家。太子云何而频弃舍。大子答曰此诸王等悉不免苦故吾不同耳。



    出家部第十一(此别十部)



    述意部离俗部^2□发部具服部使还部谏子部差侍部佛发部时节部会同部述意部第一窃以因缘假有。众生之滞根。法本不然。至人之妙理。是以三界六趣。造业障而自迷。八解十智。导归宗而虚豁。是以能仁大师随缘布教。愍焱宅之既焚。



    伤欲流之永^2□骛。托白净之宫。照黄金之色。居兹三惑。示画箧之非真。出彼四门。厌浮云之易灭。自嗟人世漂忽若此。于是天王捧白马而踰城。给使持宝冠而诣阙。脱屣寻真。其于斯矣。虽复秦世箫史。周时子晋。许由洗耳于箕山。庄周曳尾于濮水。方兹去俗何其篾哉。致使慕其德者。断恶以立身。钦其风者。洁己而修善。毁形以成其志。故弃须发之美容。变俗以会其道。故去轮王之华服。



    虽形阙奉亲。而内怀其孝。礼乖事主。而心戢其恩。泽被怨亲以成大顺。福沾幽显岂拘小违。上智之人依佛语故为益。下凡之类亏圣教故为损。惩恶则滥者自新。进善则通人感化。所以仙林始抽簪之地。禅河起苦行之迹。沐金躯之净水。



    游道场之吉树。食假献麋座因施草。于是十力智圆六通神足。魔兵席卷大觉道成也。



    离俗部第二如因果经云。尔时太子心自念。我年已至十九。今是二月复是七日。宜应方出。思求出家今正是时。作此念已。身放光明照四天王宫乃至净居天宫。不令人见此光明。尔时诸天见此光已。皆知太子出家时到。即便来下到太子所头面礼足。合掌白言。无量劫来所修行愿今正成熟。太子答言。如汝等语。今正是时。



    然父王敕内外官属严见防卫。欲去无从。诸天白言。我等自当设诸方便令太子出使无知者。即以神力。令诸宫属悉皆困卧。耶输陀罗眠卧之中得三大梦。一者梦月堕地。二者梦牙齿落。三者梦失右臂。得此梦已。眠中惊觉心大怖惧。白太子已具述三梦。太子言。月犹在天。齿又不落。臂复尚在。当知诸梦虚假不实。汝今不应横生怖畏。又语太子。如我自忖。所梦之事。必是太子出家之瑞。太子又答。汝但安眠勿生此虑闻已遂眠。又普曜经云。于时菩萨夜观妓女。百节空中譬如芭蕉。九孔不净无一可乐。明星适现。即敕车匿起被揵陟。适宣此语时。四天王与无数阅叉龙等。皆被铠甲从四方来。稽首菩萨曰。城中男女皆疲极。孔雀众鸟亦疲极寐。又本起经云。诸天皆言。太子当去恐作稽留。急去远此大火之聚。



    尔时太子思如是已。至于后夜。净居天王及欲界诸天充满虚空。即共同声白太子言。内外眷属皆悉昏卧。今者正是出家之时。尔时太子即自往至车匿所。以天力故车匿自觉。而语之言。汝可为我牵揵陟来。尔时车匿闻此语已。举身颤怖心怀犹豫。一者不欲违太子令。二者畏王敕旨严峻。思惟良久流泪而言。大王慈敕如是。又今非游观时。又非降伏怨敌之日。云何于此后夜之中。而忽索马欲何所之。太子又复语车匿言。我今欲为一切众生降伏烦恼结贼故。汝今不应违我此意。尔时车匿举声号泣。欲令耶输陀罗及诸眷属。皆悉觉知太子当去。以天神力昏卧如故。车匿即便牵马而来。太子徐前而语车匿及以揵陟。一切恩爱会当别离。世间之事易可果遂。出家因缘甚难成就。车匿闻已默然无言。于是揵陟不复喷鸣。尔时太子见明相出。放身光明彻照十方。师子吼言。过去诸佛出家之法。



    我今亦然。于是诸天捧马四足并接车匿。释提桓因执盖随从。天即便令城北门自然而开不使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