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

    第九十七 (第2/3页)



    又增一阿含经云。四部弟子中略取前后者。且列八人。比丘中最初得道者如拘邻比丘。善能劝化。不失威仪。最后得道者如须跋陀罗。临得道日入般涅槃。



    比丘尼中最初得道者如大爱道尼。最后得道者如陀罗俱夷国尼。优婆塞中最初得道者如商客男。最后得道者如俱夷那摩罗。优婆夷中最初得道者如难婆女。最后得道者如蓝优婆夷。



    受生部第四夫生则八识持。死则四大离散。迅矣百龄终归磨灭。循环三界运转靡停。故经曰。有始必终。既生则灭。圣教不虚自睹交臂。所以于此缘中略述六门。  第一门中临命终时。检身冷热验其善恶。具知来报。故瑜伽论云。此有情者。非色非心。假为命者。大小皆同死通渐顿。诸师相传。造善之人从下冷触至脐已上。暖气后尽。即生人中。若至头面热气后尽。即生天道。若造恶者与此相违。从上至腰热后尽者。生于鬼趣。从腰至膝热气尽者。生于畜生。从膝已下乃至脚尽者。生地狱中。无学之人入涅槃者。或在心暖。或在顶也。然瑜伽论云。  羯罗蓝义最初托处。即名肉心。如是识于此处最初托。即从此处最后舍。释云。



    依瑜伽论由造善生上。故从下渐舍至肉心。后方说上舍。由造恶生下故先从上舍至肉心。后方从下舍也。



    俱舍论云。若人正死。于何身分中意识断灭。若一时身死根共意识一时俱灭。若人次第死。此中偈曰。



    次第死脚齐于心意识断下人天不生论中释曰。若人必往恶道受生及人道。如此等人。次第于阿罗汉。此人于心意识断绝。有余部说于头上。何以故。身根于此等处与意识俱灭故。若人正死。  此身根如热。石水渐渐缩灭。于脚等处次第而灭。释云。俱舍论述小乘义。故云身于此等处与意识俱灭。若依大乘。身根于此等处与本识俱灭也。



    第二受生方法者。依俱舍论云。为行至。应生道处故。起此中阴众生。由宿业势力所生眼根。虽住最远处。能见应生处。于中见父母变异事。若变成男。于母即起男人欲心。若变成女。于父即起女人欲心。倒此心起瞋。此中有众生。由二起颠倒心故。求欲戏往至生处。是即乐得属已。是时不净已至胎处。即生欢喜。仍托彼生。从此刹那是众生五阴和合坚实。中有五阴。即灭如此方说受生。  若胎是男依母左胁。面向母背蹲坐。若胎是女。依母右胁向母腹而住。若胎非男非女。随欲类托生。住亦如此。无有中有异于男女皆具根故。是故或男或女。托生而住。后时在胎中增长。或作黄门。若托胎卵二生。道理如此。若众生欲受湿生爱乐香故至生处。此香或净。或不净。随宿业故。若是化生爱乐处所故至生处。若尔地狱众生。云何生乐处所。由心颠倒故。此众生见寒风冷雨触恼身。见地狱火猛炽盛可爱。欲得暖触故往入彼。复见身为热风光及火焰等所炙。苦痛难忍。见寒地狱清凉爱乐冷触故往入彼。胎卵二生于父母变异事生爱。湿化二生不由托赤白为身故无此变。湿生但爱着香故。至所生处。随业善恶。所爱之香自有净秽。化生但爱所依之处。地狱虽是苦处。然罪人乐亦得爱处。于中受生。何以故。非爱不受生故。论云。如往昔造作能感如此生。乐见身是如此位。见彼众生亦尔。是故往彼。先旧诸师作如此说。若众生年三十时。行杀生业网捕众生。行此事时必有伴类。此业能感地狱生。后于中阴中。见自身如昔年三十行网捕时故言位。又见昔伴与昔不差。见地狱时。如昔见江湖诸伴类等相牵共入其中。缘此起变即于中受生后解昔所造业虽多。必以一业牵地狱生。或于年二十时作此业。



    或三十时作此业。后于中阴中见自身。如昔作业时少老。见地狱众生。并如己年时。年时既相似。于此众生起变。即往就彼。由此爱故受生。依经部师作如此释。



    又瑜伽论云。若居薄福者。当生下贱家。彼于死时及入胎时。便闻种种纷乱之声。及自妄见入于丛林竹苇芦荻等中。若多福者。当生尊贵家。彼于尔时便自闻有寂静美妙可意音声。及自妄见升宫殿等可意相现。



    又俱舍论云。若人临终起邪见心。是人以先不善为因邪见为缘故堕地狱。有论师言。一切不善皆是地狱因。此不善之余生畜生饿鬼中。又法业盛故堕畜生中。如淫欲盛故生于鸽雀鸳鸯之中。瞋恚盛故生于蚖蝮蛇蝎中。愚痴盛故生猪羊蚌蛤中。憍慢盛故生于师子虎狼中。掉戏盛故生猕猴中。悭嫉盛故生饿狗中。若有少分施善余福。虽生畜生于中微乐。身口二业虽由心为主。然其口业受报者多。如骂人轻躁喻如猕猴即生猴中。若言贪悷如乌。语如狗吠。騃如猪羊。声如驴鸣。行如騞驼。自高如象。恶如逸牛。淫如鸟雀。怯如猫狸。谄如野狐。如是诸恶随口受报。然由三毒为本。三毒之中贪爱为重。如捉布一头余则尽随。故智度论云。若不断爱爱则润生。是故四生皆由爱起。如说多欲生鸟雀中。多贪味故。厕中受生。又爱欲故卵生。贪香味故受湿生。随其所爱故。起殷重业则受化生。若殷重心乐行罪业。死时妄见地狱受其化生。若殷重爱福上界化生。故成论云。如树根不拔其树犹生。贪根不拔苦树常在。



    又瑜伽论云。云何生我爱无间已生故。无始乐着戏论。因已熏习故。净不净业因已熏习故。彼所依体。由二种因。增上力故。从种子。即于是处中有异熟无间得生。死时如称两头低昂时等。而此中必具诸根造恶业者。所得中有如黑^3□光。或阴暗夜作善业者。如白衣光。或晴明夜。俱舍论云。此中有具足五根。金刚等所不能碍。须弥山下金刚中有虾蟆。于中受生。中有细色金刚。不能碍之。  有天眼者。能见此事。重举所闻事证。曾闻人说。烧铁令熟。破之见虫。  第三寿量长短者。俱舍论云。若不定生处于余处。此道中皆得受生。譬如牛于夏时欲事偏多。狗于秋时。熊于冬时。马于春时。野干等欲事无时。是时此众生应生牛中。若非夏时则生野干中。若应生狗中。非时则生野干中。



    又俱舍小乘师有四释不同。一说极促时死已即受阴生。二说得住七日。七日满已。处中有不限时节。三说得住四十九日生缘未具。死已更受。亦不限时节。



    四说随受生缘。乃至经劫住不命终。第五依瑜伽论云。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死而复生。乃至七七日受死生。自此已后决得生缘。此与前四皆不同也。



    第四通力迟速者。俱舍论云。此中阴游空而去。如人舍命应至无量世界外受生。俄顷即到。二乘通力未出一世界。中阴已至无量世界外。纵佛神力亦不能遮令不往生得住余道。以业力定故。论业通胜者。据胜凡夫一乘神通。婆沙论云。



    神足胜者。据佛神通速也。



    第五互见不同者。依俱舍论云。若同生道中阴定互相见。若人有天眼最清净是一道慧类。此人亦得见彼生。若报得天眼则不能见。以最细故。萨婆多部云。



    若同于人道中受生。同是人道中阴。互得相见。此义为定。不能见余道中阴。若人修得天眼。此天眼则是道类。能见中阴色。若报得天眼则不能见中阴色。中阴色细余色故。依正量部云。天道中阴备能见五道中阴色。人道中阴能见四道。除天道中阴。非其所能见。如是次第除前。乃至地狱道中阴。除前四道中阴。非其所见。唯见地狱道中阴。



    第六身量大小者。俱舍论云。身量如六七岁小儿。而识解聪利。若菩萨在中阴。如圆满少病人。具大小相。是故虽在中阴。正欲入胎。而能遍照万俱胝剡浮洲。



    颂曰。



    高堂信逆旅坏业理常牵玉匣方委观金台不复延挽声随遥远萝影带松悬讵能留十念唯应逐四缘幻工作同异变弄作多身愚俗诤人我谁复非谓真谬者疑久固达者知幻宾亲疏既无定何劳非苍旻感应缘(略引十六验)



    汉哀帝有女孕未生二月儿啼腹中汉平帝时有牧女春死棺殓六日出棺汉建安中李妖死十四日复生汉陈留史姁临死遗嘱有徵汉冯贵人亡死将百岁贼发冢颜色如故汉灵帝时辽西人见辽水中浮棺内人语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汉北海营陵有道人能令人与已死人相见汉武帝时幸李夫人后卒哀帝见之帐中汉时杜嘏家葬而婢误不得出经十年开冢而婢尚生汉洛阳沙门达多发墓得生人死来十二年晋唐遵暴死经夕见有灵徵可验晋沙门诃罗竭存亡皆有灵徵神异难测晋沙门竺法慧存亡亦有灵神化难测宋沙门慧远有弟子名黄迁存亡有验隋沙门释玄景存亡亦有徵祥可验唐居士裴则男暴死而稣说冥道可验汉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方有女子田无壹孕未生。二月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三日有人过。闻儿啼声。母掘养之。



    汉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广牧女子赵病春死。棺殓六日。出在棺外。自言。见死夫。乃曰。年二十七。汝不当死。太守谭以闻说曰。至阴为阳。下人为上。其后王莽篡位。  汉建安中李妖死。十四日复生。其语具作鬼神。献帝初平中长沙桓氏死。月余其母闻棺中有声。发之遂生。



    汉陈留考城史姁字威明。年少时当得病。临死谓其母曰。我死当复生。埋我以竹杖柱我瘗上。若杖拔掘出我。及死埋之柱如其言。七日往视之。杖果拔出。



    即掘尸出活。走至井上浴已。平复如故。复与邻人乘船至下邳。卖锄不售。思欲归。谓人曰。我方暂归。人不信之。何有千里暂得归耶。答曰。一宿便还。即不相信。作书得报。以为验实。其一宿便还。果得报书。具知消息。考城令江夏^3□贾和闻之。姊病在乡里。欲急知消息。请往省之。路遥三千。再宿报书。具知委曲。



    汉冯贵人亡死将百岁。盗贼发冢。颜色如故。但肉微冷。群贼幸之。致相妒忌。然后事觉。



    汉令支县有孤竹城。古孤竹之国也。灵帝光和元年。辽西人见辽水中有浮棺。欲斫破之。棺中人语曰。我是伯夷之弟孤竹君也。海水坏我棺椁。是以漂流。汝斫我何为。人惧不敢斫。因为立庙祠祀。吏民有欲发视者。皆无何而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