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四章收官的设想

    第二二四章收官的设想 (第3/3页)

喷血。

    刘山不禁在心底嘀咕了一下,nnd,这破名字起的,大煞风景。

    司马懿的溃兵无影无踪,大汉的军马也逐渐的收拢。第二师和第三师的将士已经陆续开拔,在姜维的建议下,刘山带着大军入住沓中。

    看着姜维有条不紊的指挥大军缓缓的后撤,刘山心底不禁评估了一下自己统兵的水平,最后得到了一个真实的评价,那就是自己的这个水平给人家提鞋都不够。

    四下撒出哨探严密的盯防曹魏反扑这一点自己就没想到,更别提进退有致的指挥大军了。

    不过很快刘山就想明白了一件事,当年淮阴侯韩信在跟自己的太太太太……爷爷刘邦讨论行军打仗时说的多好,“臣善将兵,陛下善将将。”朕也是陛下,只要将这些文臣武将们把持好就行了,嘿嘿。

    灰败的心情随即好转,刘山的心思转到了如何尽快的结束这次战争上来。

    姜维经过一番考虑认为,盟友东吴兵出巢湖攻取合肥,其意在扬州的淮河以南的地区,这个地区一旦被东吴拿下则整个扬州尽归东吴所有,他的势力便会扩张到淮河流域,将来是北上徐州还是西进豫州,主动权则在东吴的手中,这一点曹魏一定不会坐视不理。

    因此,曹魏从汝南增兵扬州便成了唯一的手段,不过这样又带来一个后果,宛城的兵马已经由上庸新城而出,与我朝兵马对峙于边境,此时一旦东吴荆州兵马北攻襄阳,曹魏便没有一兵一卒可以调动,由此可见,宛城的兵马撤出汉魏战场几乎可以确认。

    刘山非常的同意姜维的观点,因为襄阳是魏吴两国的要冲,尤其是东吴,虽然从关二爷手中偷得了荆州南郡,但重镇襄阳则还在曹魏的手中。

    襄阳这个名字刘山非常的熟悉,不过跟三国无关,而是金庸大大笔下的代表人物大侠郭靖在这个地方捯饬了十年,终于成就了一代大侠的威名。

    从地理上分析,襄阳位于四水要冲,汉水、丹水、浙水和淯水在此交汇后汇成汉水的主流(后世也称之为襄江),由此继续南下最终在江夏的夏口汇入长江。

    而汉水主流的下游便是荆州的南郡,位于长江以北汉水以西这个地界,是魏吴两国的一个缓冲区。但总体来说,处于下游的东吴在这一带也只能无奈的采取守势,并在夏口东边的三江口屯下重兵,原因就是一旦曹魏自襄阳南下便于支援。

    听完姜维的分析,刘山轻轻的松了一口气。这个假设成立的可能性极大,因为东吴孙权也不是一只病猫,自己的南郡终日被襄阳这么盯着,他也不好受,如果有机会拿下襄阳,对于孙权那是梦寐以求的。

    同样,曹魏的曹睿也不是傻子,司马懿曹宇等人更是人精,怎么可能把襄阳这么重要的地方拱手相让呢。

    最后剩下的就只有斜谷的几万曹兵了,领军的大将最终被确认是三国后期著名的叛徒夏侯霸,莫名其妙的刘山不禁在心下嘀咕,这位夏侯大将军的能力到底是个啥状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