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162乐极生悲9家庭战斗(一)

    第158章 162乐极生悲9家庭战斗(一) (第2/3页)

找点什么新的消磨时间的项目,就在酒吧里面边喝酒边用上电视机话筒等简单的可以用来唱歌的东西,后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演变成现在的卡拉OK,后来传入台湾,再由台湾传入大陆,有了今天的卡拉OK的景象。

    卡拉OK日文原意是“无人伴奏乐队”,20世纪60年代是井上大佑先生年轻时在日本兵库县西宫市担任沙龙乐队鼓手的年代,发明的伴唱声轨和可携式麦克风。不到三年,卡拉OK开始大行其道,1971年井上发明8-Juke(八声道点唱机。

    井上说:“我是乐队里最差的一个,我完全没有音乐技术可言,所以他们让我担任乐队经理。我想,为什么不用机器来代替我们所做的?”

    在他的鼓吹下,六位乐队成员组成一家叫作“新月”的公司,生产了11部8-Juke伴唱机,并出租给当地的酒吧,让想唱歌的人花100日圆藉电视机大小的唱机点播放一首伴奏。这个价钱在当时相当高,但自得其乐的消费者很肯花这种钱。

    井上说:“没有卡拉OK,几乎不可能像专业歌手那样在完整的背景乐队伴奏下唱歌。在以前,那是梦想。”

    当时的卡拉OK已成为世界性的家庭用语。

    新月公司与大企业奋战到1987年,不断推出更新、性能更好的卡拉OK伴唱机,然而激光唱片技术诞生后,他终于宣布放弃。

    井上大佑曾被美国时代杂志选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与甘地和******相提并论。

    20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国出现了歌舞厅。

    KARAOKE包间起源于日本。在日本,有些中老年人,怀念自己青春时的美好时光,通过演唱旧时的歌曲,舒发怀旧的情感,但又不便于在众人面前演唱,特为他们开辟了小型的KARAOKE包厢,使之如愿。这种形式很快在日本流行起来,1991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中国多为包间的形式。

    1992年,有些歌舞厅加装了摄像系统。用编辑机可把自己演唱的镜头投放在屏幕上。也可将它投影在屏幕的各种不同位置上。目前,北京不少歌舞厅可把客人演唱的歌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