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1)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楔子(21) (第1/3页)

    农民军立刘玄为更始帝,更始军率先攻入都城长安。

    王莽见大势已去,携带着“传国玺”仓皇而逃,逃跑途中被商人杜吴刺死,更始军校尉公宾割下王莽的头。

    从王莽身上拿下“传国玺”交给了他的上司李松,李松将玉玺呈送给更始帝。

    此时,另一支农民军赤眉军也进入长安,立牧牛童刘盆子为皇帝。更始帝自知不是赤眉军的对手,只得奉玺投降。

    后来刘盆子又将玉玺献给了刘秀,刘秀携带“传国玺”登上了皇位,从此玉玺在东汉皇帝的手中一代一代地传了下去。

    东汉末年,董卓叛乱,天下豪强在袁绍、袁术的率领下讨伐董卓,洛阳城内一片混乱,董卓弃城逃往长安。

    孙坚率兵驻扎在洛阳城南宫殿中,一天突然发现宫殿中一口井内闪着五彩的光。

    孙坚感觉奇怪,便命令手下人下井打捞,捞着一位妇女的尸体。

    妇女的脖子上戴着一个锦囊,打开一看,内有一个用金锁锁着的朱红小匣,启开小匣,里面有一玉玺,上面有篆文八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缺一小角。

    孙坚知道这是秦始皇的“传国玺”,窃喜这莫非是天意让他当皇帝。

    没想到他的一个士兵将此事告诉了袁绍。

    袁绍正有纂帝位之心,当然想占有“传国玺”,他令人扣押了孙坚的妻子,孙坚被逼无奈,只能交出玉玺。

    后来袁氏兄弟败在了曹操的手下,“传国玺”又回到了汉献帝的手里。

    东汉亡后,“传国玺”归与曹魏和西晋。

    此后,北方陷于五胡十六国分裂动荡的局面,广传国玺几经辗转,又落入东晋征西将军谢尚之手,谢尚把它献给了东晋朝廷。

    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攻破宫城,劫得“传国玺”,不久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