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23)

    楔子(23) (第2/3页)

山才名之为“封禅”。

    借着这个名义,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封禅的名义,来祭祖了。

    为了怕后人盗取墓,这种暗墓仅有少数的人知道。

    为了把封禅搞得有声有色,不露踪迹,所以最初的封禅还增加了许多的规定:

    首先,帝王要有很高的德行,具备“受命于天”的条件,这样只有自觉很有功德的帝王才有封禅的资格。

    因为自古曾进行封禅泰山的帝王,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

    如早期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其次改朝换代后,国家升平日久,国家才有实力进行祭祀。

    所以秦始皇时期、汉武帝时期、唐太宗时期进行过泰山封禅典礼。

    到了唐、宋以后其规定开始放松,定义也不那么严格,皇帝也不必亲祭,只要遣官代祭即可。

    对于皇帝德行的要求也不是那么高,作为定制无论改朝与否,只要沿用或给神来一封号,不断祭祀就算封谥,从而又形成超广义的影响,为表示其政权的合法性,便便效仿明制对其故乡的长白山进行封禅。

    由于满族先民长期生长在白山黑水之间,长白山为满族先民提供了衣食之源。

    同时,因其地理生态环境的特殊,有许多怪异现象;

    再加上满族先民一直是其支系中最落后的部分,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笃信萨满教。

    因为这些现象无法理解,从而对山中的许多事物产生神灵观念,即敬畏又依赖,他们将长白山看成神密莫测的神山,尤其对山中的禽兽愈加敬畏。

    直到明代末期,女真人仍信仰萨满教,上至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崇拜长白山地区的动物神灵。

    但随着女真人对辽东地区的深入,其奴隶制国家政权得以不断的发展,逐渐形成几个强大的政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