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三六章 没好处的事坚决不干!

    第六三六章 没好处的事坚决不干! (第2/3页)

经上飞机了,下午抵京。”

    “那就好。晚上回家吃饭吧,正好我有点事情跟你商量。”

    “什么事,很麻烦?”

    不是很麻烦,只是出现了麻烦的苗头。

    最近这段时间,P2P越发火爆。

    大部分吃瓜群众其实并不了解P2P,但是P2P许诺的高额利息,吸引了大批吃瓜群众的眼球。

    传统银行的利息,赶不上物价上涨;钱放在银行吃利息,等于变相贬值。

    在众**2P平台的集体努力下,这个观点受到越来越多吃瓜群众的认可。

    投资股市,投资基金,投资房地产,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P2P……已经成为普通人仅有的投资方式。

    股市、基金正当红,可是许多人看不懂K线图,也没那么多时间关注;房地产入门门槛较高,而且由于股市走牛,热钱正从楼市涌入股市,经常可以在媒体上见到卖房炒股的报道;银行理财产品的利息虽然高于正常存款,可还是远低于P2P。

    于是,P2P成为不少吃瓜群众的投资首选,尤其是老年人。

    各家P2P平台的工作人员非常贴心,对待老年人有时候比他们的子女还暖心,除了嘘寒问暖,还积极为他们做理财规划。

    不懂网上银行?

    没问题,我们帮你开通!

    不会平台注册?

    没问题,我们手把手帮你注册!

    投资P2P一个月,收到高额分红,吃惯群众们开心的合不拢嘴。加大投入力度,利息再度投入,介绍亲朋好友加入……

    P2P的雪球越滚越大,声势越来越浩大,席卷大江南北,简直成为吃瓜群众们发家致富的捷径,没有之一!

    “吃了吗?

    “刚吃完,你呢?”

    “我也吃了。”

    这是以前见面时,常见的打招呼方式。

    现在改了。

    “投了吗?”

    “投了XXX公司,一个月利息百分之XX。”

    “你的没我高,我投的那家每月利息百分之XX呢。”

    P2P的广告铺天盖地,经济学家、金融专家们收到一些P2P平台的酬劳后,也会在财经节目、活动现场为其站台呐喊。

    老百姓一看,专家都这么说了,那还有什么好怀疑的?

    股市走牛一片红的大背景下,火爆的P2P平台一家接着一家冒出来,吃瓜群众的参与热情非常高。

    这时候萌人这边唱反调,质疑P2P平台有问题,能不出事儿吗?

    原本麦小余只是担心萌人的艺人、员工、会员因此受损失,提醒他们现在避而远之。

    他们倒是挺听麦小余的,转告家人尽量不要沾,就算参与也只投入少量资金见好就收。

    可是他们的家人往外一扩散,传不了两嘴话就变味儿,等传到媒体记者耳中时,意思已经大不同了。

    记者们对这则传闻比较感兴趣,因为P2P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还扯上了娱乐圈里的萌人影视。

    经过媒体记者的加工,“萌人影视抨击P2P是骗子”的报道出炉了。

    还好,由于都是传闻,加上刘晓丽出面干预,主流媒体和大型门户网站都没有参与报道,没形成舆论。主要是一些不入流的小媒体瞎蹦哒,各种标题党吸睛骗点击。

    萌人方面对传闻置之不理;P2P行业忙着捞金没时间搭理;看到的吃瓜群众多是骂句“小编生儿子没*****也没太大反应。

    因此现在还算风平浪静,可能产生的麻烦只是苗头而已。

    可刘晓丽担心这个苗头会爆发,对萌人产生影响。

    麦小余在洪城期间,虽然和浏涛“夜夜笙歌”,却也一直关注新闻报道。

    这个苗头,他早已看到,只是一点儿也不担心。

    “这算什么事儿,即便闹大也无所谓。”

    麦小余不是胸大……心大,而是根本不在乎闹大。

    闹大又怎样?

    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现在好**2P平台鼓吹高收益低风险,不是骗子是什么?

    而且现在P2P的火爆,跟他梦中梦到的差不多,只是提前了几年。

    所以他有九成把握,肯定会有跑路潮!

    提醒?

    报警?

    你484傻?

    这跟麦小余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