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公孙拜见

    第十七章 公孙拜见 (第2/3页)

番,却听得身后有人呼道:“前面可是孟夫子?”

    孟夫子闻声望去,却见一辆精致的车架旁,一队魏国士兵随扈两边,车架前面,一个人高冠博带,笑着看向自己,见自己转头,郑重的向自己行了一礼:“久违了,孟夫子。大梁一别,没想到在这里相遇。”

    孟夫子看着他,整了整衣冠:“久违了,犀首大人。轲也没想到,在这里遇见您,想必赵王等待的贵客,就是您了。”

    公孙衍走前两步,“某今日前来,乃是有要事和赵王相商,这是两国于之前就商定之事。更何况,某和赵王也是相交已久,今日拜访,也算是旧友重逢了。”

    “如此,某便先退下了,改日再和犀首畅谈辩论。”说着也不等公孙衍回答,带着一干弟子扬长而去了。

    公孙衍苦笑的摇摇头,他和孟夫子实际上没有什么私人恩怨,只不过理念不同罢了,当初在魏惠王面前,公孙衍、惠施和孟轲之间没少争执,无非是治国理念之争。公孙衍觉得,孟轲其实并不迂腐,只不过是因为执着于对“仁政”的理念罢了,真的以为他本人也相信“仁者无敌”?恐怕并不是,孟夫子只是觉得,如果不能将仁政的观点刻入诸侯国国君的心坎上,那么即使最后真的结束了战乱,也终将会再出现一个乱世,否则,他为何不去游说周天子?为何要在其他诸侯国之间游走呢?因为他也看到了,与其寄希望于周天子,反不如寄希望于各路诸侯,如果他们接受了自己的理念,至少以后不会对百姓太过残暴。

    如果说公孙衍是一个实用主义者,那么孟夫子,其实是一个彻彻底底的理想主义者。他活在未来,而不是现在这样的乱世。

    乾元殿。

    “公孙先生远道而来,未能远迎,实在罪过。”

    “大王忙于政务,还能接见在下,已经铭感五内。更何况,昨日已经有司徒接待,公孙衍已经甚为惶恐了。”

    赵雍微笑着点点头,“上次和先生一别,先生为五国相王之事奔走,如今再见先生,身体康硕,实在可喜可贺。”

    “多谢君上惦念。某自昨日今邯郸,所见所闻,比之昔年,繁荣更甚。赵国兴盛若斯,不能不说君上之能,乃是天选之子。”

    “犀首过誉了,不知先生今日所来为何?”

    “某此次所来,自然是为了合纵之事而来。”

    乾元殿上,赵豹、赵成坐在上首,吴广、肥义、乐毅、庞葱分列而下,这几个人,就算是赵国的核心成员了,公孙衍知道,只要自己能够说服他们,这件事,就差不多了。

    “昔日我先王葬礼,富丁大人曾言及,赵国支持五国合纵之事,只不过希望某来主持。”公孙衍说道这里,略显遗憾的摇摇头,“只不过某才能有限,威望不足,这才推辞了此事。并推荐楚王为纵约长。月前,楚国回信,楚王愿意成为合纵之事的纵约长。并打算在不久之后,合其他国家之兵力,攻打函谷关。某此次前来,正是为了此事。”

    赵豹等人自然是知道公孙衍所谓何来的,于是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向了坐在上首的赵雍。

    赵雍慢条斯理的端起杯子,抿了一口清茶,缓缓说道:“公孙先生千里迢迢自大梁而来,所求又是孤亲口答应之事,原不应推辞。只不过...”

    从赵雍一开口,公孙衍就觉得他态度不对,果不其然,赵雍似乎有推脱之意,难道当初,自己高估了赵雍的意图?那么他为何当初要着力推荐自己当这个纵约长呢?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挑拨我和魏王的关系?

    “还请君上示下。”

    赵雍没有回答,看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