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舌战诸使

    第十四章 舌战诸使 (第2/3页)

侯死之前,齐魏两国攻打赵国,赵国惨败。

    虽然赵肃侯一生,有胜利,也有失败,不可否认的是,他确实为赵国开拓出了一片天地。在他的带领下,魏国几乎被赵国全方位压制,连齐国也没有沾的便宜。

    所以肥义说,赵肃侯的功绩得到其他国家的赞同,可是实实在在的打脸了。

    “先赵侯的功烈,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先候已逝,未来可期。五国此次会葬先候,一是追思赵侯的功烈,二是希望修复五国与赵国和好如一的愿望。”坐在下首的魏国使者说道,魏国其实是这次会葬的总导演,但是戏演砸了,而且我为刀俎,只能先低声下气了。

    这个问题,就不能由肥义代为回答了,因为对方明显是问赵雍的态度。肥义看着赵雍,只见他略一沉吟,谨慎说道,“先候在世,深为北方胡人侵扰犯边所困扰,而且胡人之凶狠残暴,响彻中原。是以为赵人生存计,只得南下拓地,以全赵人生存之空间。”

    赵雍的意思是说,我们南下并不是针对各位,而是因为北方有胡人袭扰,而且他们战力强悍,我们不能抗衡,只能南下拓地。不过他的这种叫苦不迭,其他国家可不买账。

    “少君此言差矣。”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伟的人回应道,他眼神略显犀利,但是头顶光滑没有头发,显然不是个好惹的人,“少君之言,不可相信。我从齐来,深知大河北岸,大齐之高唐,尚在赵人之手。高唐,原是齐国之别庙所在,齐之陪都。少君言赵人拓地,乃是深受北地胡人袭扰所致。但是高唐乃我齐国的土地,那么,先候占据高唐,和胡人有什么不同呢?”

    此人言辞果然犀利,赵雍不由得问道,“请教大夫名讳?”

    “不敢,齐国淳于髡。”那人答道。

    赵雍想了半天,都想不起来此人。谁让他对于历史所知甚少呢?否则他一定知道,此人绝对是齐国外交界的明星人物,而且还是战国最大的官办大学—稷下学宫的老教授。不但精于辩论,而且本人善用“隐语”,是不可多得的外交人才。

    “先生此言,恕我不敢苟同。赵占有高唐不假,但是齐国与魏国伐我也是事实。先生大才,知我所占高唐,却不问我为何占领高唐,岂不是本末倒置?”

    “依少君所言,因为魏齐联军伐赵,赵就占我高唐。那么赵军占我高唐,我大齐是否可以占领贵国晋阳呢?”晋阳是赵国故都,也是赵国刚刚立国时期的总后方。赵简子时期,曾两次经营这里,使之成为北伐三胡的重要基地。而且,这也是赵国的家庙所在。

    “嘿嘿,先生此言,我也深以为是。”谈判桌上打不起来,这是赵雍前世的经验。谈判桌上说的再激烈,也不是轻易两个人就能决定的。所以说白了,谈判,就是你吓我,我吓你,看谁吓得过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