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识大体刺史讲外交 惑流言童生肇事端

    第二回 识大体刺史讲外交 惑流言童生肇事端 (第2/3页)

,他学洋文学问虽浅,这永顺一府,只怕除了他还找不出第二个,留他在这里开开风气也好。老兄你回去,总要拿他照常看待,将来兄弟还有用着他的地方呢。”



    当下又讲到店小二父亲打了他们的碗,刚才居然没有提起此事,大约是不追究的了。说到这里,门上来回:“店小二已经锁了来,现在就叫原差押着他去找他父亲去了,把他爷儿俩一齐拿到,连着地保三个,还是发县呢,还是老爷亲自审?”知府道:“一时也还用不着审,但是放亦放不得的,尚若放跑了,将来外国人要起人来,到那里去找呢?他们外国人最是反面无情的,究竟打掉一个碗,不是什么要紧东西,也值得拖累多少人,叫人家败家荡产吗?不过现在他们外国人正在兴旺头上,不能不让他三分。可怜这些人那一个不是皇上家的百姓,我们做官的不能庇护他们,已经说不过去,如今反帮着别人折磨他们,真正枉吃朝廷俸禄,说起来真叫人惭愧得很!然而也叫做没法罢了。现在且等金委员到了再讲,看来不至于有什么大事情的。”那门上便自退出。首县又说了两句,亦即辞了出来。知府送客回去,连忙更衣吃饭。等到中饭吃过,便有学老师托了门上拿着手本上来,请示几时补考武童。他们人多,而且多是没有钱的,带的盘缠有限,都是扣准日子的,在这里多住一天,吃用也着实不少,有了日子几时补考,就好安顿他们了。知府道:“我拿得定吗?我巴不得今天就考完,早考完一天,他们早回去一天,我也乐得早舒服一天。无奈外国人在这里,不定什么时候有事情,叫我怎么能够定心坐在那里,一天到晚的看他们射箭,弄这个不急之务呢?而且还有一句话问问他们,射箭射好了,可是能够打得外国人的吗?”原来柳知府因为刚才捉拿店小二父亲一事,同首县谈了半天,着实有点牢骚,心想我为一府之尊,反不能庇护一个百姓,还算得人吗?因此睡中觉也睡不着,躺在牀上翻来覆去,越想越气。齐巧门上来回这事,算他倒运,碰了个钉子。门上出去之后,便一五一十对着老师说了。老师无奈,各自回寓。接着一班禀保来见,老师又同他说了,还说太尊正在不高兴头上,只好屈诸君暂留两天,少不得总要考的。



    众禀保道:“考是自然要考,本城的童生还好,但是那些外县的,还有乡下上来的,大家都是扣准了日子来考,那里能够耽误这许多天?一个个吃尽用光,那里来呢?”老师道:“太尊吩咐下来,我亦没有法想。”众禀保无奈,也只好退了出来,传知各童生,大众俱有愤愤之意,齐说:“知府巴结外国人,全不思体恤士子!”这个风声一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霎时间满城都已传遍了。后文补叙。



    且说那湖北制台派来的金委员,是个候补知州,一向在武昌洋务局里当差。从前出过洋,会说英、法两国的话,到省之后,上司均另眼相看。此番委他同了矿师沿途察勘,正是上宪极力讲求为国兴利的意思。那日柳知府去拜矿师,矿师原说他不日可到,果然未及上灯时分,已见他拿着手本前来禀见。柳知府立刻请见,行礼归座。寒暄了几句,金委员遂将来意禀明,还说洋矿师因见大人先去拜他,心上高兴的了不得。柳知府便说:“我已叫县里备了两席酒替他送去,我要邀他们到衙门里来住,他说等着老兄到了再定。”金委员道:“大人已经先去拜他,又送他酒席,这也尽够的了。同外国人打交道,亦只好适可而止。他们这些人,是得步进步,越扶越醉,不必过于迁就他。卑职是到过外洋,很晓得他们的脾气。依卑职的意思,大人可以不必再去理他,亦不必约他们到衙门里来住。”原来柳知府一心只想笼络外国人,好叫上司知道说他讲求洋务,今听金委员如此一说,心想我今日的一番举动,岂不成了蛇足么?



    好在礼多人不怪,现在里头尚且十分迁就他们,何况我呢?



    心上如此想,面子上不好驳他,满口的说:“老兄所见极是,兄弟领教。但是老兄同了他们来到此地,还是大略看看情形,还是就要动手开彩?说明了,兄弟这里也好预备。”金委员道:“这一回不过奉了督宪的公事,先到各府察勘一遍,凡有山的地方都要试过,等到察勘明白,然后回省禀明督宪,或者招集股份。置办外洋机器开彩,或者本地绅富有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