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老副贡论世发雄谈 洋学生著书夸秘本

    第十七回 老副贡论世发雄谈 洋学生著书夸秘本 (第2/3页)

勾去,不通的地方改的改,删的删,然后取出他那本秘本来,一个一个字的推敲。他常说,翻译翻出来的东西,譬如一块未曾煮熟的生肉一般,等到经他手删改之后二,赛如生肉已经煮熟了。然而不下油盐酱醋各式作料,仍旧是淡而无味。他说他那本书,就是做书的作料,其中油盐酱醋,色色俱有。”贾氏三兄弟当中,算贾葛民顶聪明,悟性极好,听了他话,便对姚老夫子道:“先生,他那本书,我知道了,大约就同我们做文章用的《文料触机》,不相上下。”店主人道:“对了!从前八股盛行的时候,就以《文料触机》而论,小店里一年总要卖到五万本,后来人家见小店里生意好了,家家翻刻。彼时之间,幸亏有一位时量轩时老先生,同舍间沾点亲,时常替小店里选部把闱墨刻刻,小店里一年到头倒也沾他的光不少。当时我们就把这情形告诉了时老先生,时老先生替我们出主意,请了三位帮手,化了半年工夫,又编了一部广文料触机,倒也销掉了七八万部。后来人家又翻刻了,时老先生气不过,又替我们编了一部《文料大成》,可惜才销掉二万部,朝廷便已改章添试时务策论,不准专用八股,有些报上还要瞎造谣言,说什么朝廷指日就要把八股全然废掉,又说什么专考策论。你想倘若应了报上的话,这部文料大成那里还有人买呢?



    闹了这两年,时文的销路,到底被他们闹掉不少。后来幸亏碰着了你两位贵同乡,才在东洋游历回来,亦是天假之缘,有日到我们小店里买书,同兄弟扳谈起来,力劝小店改良,他说八股不久一定要废,翻译之学一定要昌明。彼时也是兄弟一时高兴,听了他二人的话,便说这翻译上海好找,那一爿洋行里没有几个会说外国话的,只要化上十几块钱,就好请一位专门来替我们翻译。后来他们又说不要西文要东文,这可难住我了,我只得又请教他们,这东文翻译,要到那里去请。他两位就保荐也是他们从东洋同来的,有一位本事很大,可以翻译东文,不过不大会说东洋话罢了,东洋书是看得下的,而且价钱亦很便宜,一块洋钱翻一千宇,有一个算一个。譬如翻了一千零三十字,零头还好抹掉不算。彼时有了翻译,我就问他们应得翻些什么书籍,可以供大小试场所用。他二人说翻译之事,将来虽然一定可以盛行,但是目下还在萌芽时代,有学问的书翻了出来,恐怕人家不懂,反碍销路。现在所译的,乃是《男女交合大改良》、《传种新问题》两种,每种刷印三千部,出版之后,又买了两家新闻纸的告白,居然一月之间,便已销去大半。现在手里译着的,乃是《种子大成》。这三部书都是教人家养儿子的法子。文通先生,你有几位世兄,不妨带两部回去试验试验。”



    说着顺手在架子上取一本《男女交合大改良》、一本《傅种新问题》,送给了姚文通。姚文通接在手中一看,全用外国装钉,甚是精美,于是再三相谢。贾子猷听说辛名池有抄本外国书上的字眼,心想若是得了他这本书,将来做起文章来,倒可以借此熏人,实有无穷妙处,便问店主人道:“辛先生既然集成功了这本书,你们为什么不问他要来刻出来卖呢?”店主人道:“我何尝不是这种打算?无奈辛先生不肯,一定要我一千块钱,才肯把底子卖给我。”贾平泉把舌头一伸道:“一本书能值这们大的价钱么?”店主人道:“辛先生说他费了好几年的心血才集了这们一本书,倘若刻了出来,人人都学了他的乖去,他的本事就不值钱了。”贾子猷道:“他这书叫个什么名字?”



    店主人道:“有名字,有名字,是他自己起的,先叫做什么《翻译津梁》,后来自己嫌不好,又改了个名字,叫做什么《无师自通新语录》。”贾子猷道:“名字是后头一个雅。”店主人道:“然而不及头一个显豁。我们卖书的人专考究这个书名,要是名字起得响亮,将来这书一定风行,倘若名字起的不好,印了出来,摆在架子上,就没有人问信。”贾家兄弟听了,才晓得印书卖书,还有这许多讲究。当时因见店主人称扬董、辛二位,心想这二人不知有多大能耐,将来倒要当面领教才好。随把这意思告诉了店主人,店主人满口答应道:“等三位空的时候到小店里,由兄弟陪着到小店译书所看看,他二位是一天到夜在那里的。”一面说话,一面姚老夫子已选定了几部书,贾家兄弟三个,也买了许多书,都交代小厮拿着。姚老夫子因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