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 下乡场腐儒矜秘本 开学堂志士表同心

    第三十四回 下乡场腐儒矜秘本 开学堂志士表同心 (第3/3页)

还用得着,一并运它来在这里做交易罢。济宁州的地方小,也没有多余利息,你们看是如何?”众伙计齐声道:“是。”



    次日,毓生一早起身回济宁州去,不多几日,全店搬来,果然买卖一天好似一天。毓生又会想法,把人家译就的西文书籍,东抄西袭,作为自己译的东文稿子印出来,人家看得佩服,就有几位维新朋友,慕名来访他。那天毓生起得稍迟,正在柜台里洗脸擦牙,猛然见来了三位客,一位是西装,穿一件外国呢袍子,脚蹬皮靴,帽子捏在手里,满头是汗的走来。两位是中国装束,一色竹布长衫,夹呢马褂,开口问道:“毓生君在家么?”既生放下牙刷,赶忙披上夹呢袍子,走出柜台招呼,便问尊姓大号,在下便是王毓生。原来那三人口音微有不同,都是上海来的,怀里取出小白纸的名片,上面尽是洋文。毓生一字也不认得,红了脸不好问。那西装的,彷佛知道他不懂,便说:“我姓李名汉,号悔生。”指着那两人近:“他们是兄弟二位,姓郑,这位号研新,是兄,那位号究新,是弟。我是从日本回来,烟台上岸的。因贵省风气大开,要来看看学堂,上几条学务条陈给姬中丞,要他把学堂改良。”毓生不由的肃然起敬道:“悔兄真是有志的豪杰,这样实心教育。”那海生道:“可不是呢?我们生在这一群人的中间,总要盼望同胞发达才好。我到了贵省,同志寥寥,幸而找着研新兄弟,是浙江大学堂里的旧同学,在贵省当过三年教员的。蒙他二位留住,才知道还是我们几个同志有点儿热血。只可惜他二位得了保送出洋的奏派,不日就要动身。我想住在这里没意思,也就要回南边去运动运动,或者有机会去美州游学几年,再作道理。”毓生听了,都是大来历,不由得满口恭维道:“既承悔兄看得起我,好容易光降,何不就在小店宽住几日;也好看看学堂,做两件存益学界的事,小弟又好叨教些外国书籍。就是饮食起居,欠文明些,不嫌亵渎方好。”悔生道:“说那里话?我合毓兄一见,就觉得是至亲兄弟一般。四万万同胞,都像毓兄这样,我们中国那里还怕人家瓜分?既如此,我倒不忍弃毓兄而去。也是贵省的学界应该大放光明了。”回头向二郑说道:“我说,见毓兄的译稿,就知道是北方豪杰,眼力如何?”二郑齐声道“是”,又附和着恭维毓生几句,把一个书贾玉毓生抬到天上去了。不由得心痒难熬,柜台里取出十两银票,请他们到北诸楼吃饭。李悔生道:“怎好叨扰?还是我请毓兄吃番菜去。”



    毓生道:“不错,新开的江南村番菜馆,兄弟还没有去过哩,今天正要试试他的手段如何?”悔生大喜,四人凑到江南村,拣了第二号的房间坐下。可惜时间还早,各样的菜不齐备,四人只吃了蛤蜊汤、牛排、五香鸽子、板鱼、西米补丁、咖喱鸡饭。



    悔生格外要了一分牛腿,呷了两杯香摈酒。算下帐来,只须三两多银子。悔生抢着惠帐,谁知毓生银子已交要柜上,只得道谢。毓生又约悔生把行李搬来,悔生答应着分手而去。隔了两日,果然一辆东洋车,悔生带着行李来了。原来甚是简便,一个外国皮包很大,一具铺盖很小。毓生替他安放在印书机器房的隔壁里,说道:“小店房子很窄,不嫌简慢,请将就住下罢。”



    悔生道:“说那里话,我是起得甚早,不怕吵闹的。”自此,李悔生就在开通书店住下,也合毓生出去看过几处学堂,他都说是办得不合法。毓生请教他办学堂的法子,他便在皮包里取出一大树章程来,都是南边学堂里的。他道:“这些章程有好有不好,我想拣择一遍,汇拢起来,做个简明章程。”毓生称是。一天,毓生在朋友处得着一部必达慢的《商业历史》,恰好是英文,要请他翻译,他看了半天道:“这部书没有什么道理,上海已有人译过了,不久就要出书的,劝你不必做这买卖。”



    既生道:“这是部什么书,我还不晓得名目,请悔兄指教。”



    悔生又把那书簿面看了半天,说了几句洋话道,就是这书的名字,照这文译出来。毓生道:“可是《商业历史》?”悔生道:“不错,不错,这是英国人着的。”毓生只道他晓得英人必达漫所著,也就不往下追究了。既然上海已译,也自不肯徒费资本。过了些时,悔生合毓生商量,想要开个小学堂,请几位西文教习在内教课,预备收人家十两银子一月,供给饭食。两人私下算计,只须收到一百二十位学生,已有很大一笔出息。



    流生觉得有利可沾,满口应允。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